山西:在鞏固成果上創新機制 在推進振興上精準發力
摘要:對有勞動力且能外出的,優先支持穩崗就業、促進務工增收。無勞動能力的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全省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平均從5319元提高到5658元。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張海光 記者崔志強報道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起步之年。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鄉村振興局以鞏固成果為基礎、有效銜接為依托、防止規模性返貧為關鍵,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扎實推進、開局良好。這一年成效顯著。項目開工率、資金支出率、資金匹配項目率、光伏收益四項指標均為全國第一,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新增投放覆蓋率全國第三。這一年亮點紛呈。統籌劃分“三類縣”、優化調整“四個不摘”政策、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駐村幫扶“6610”工作法等在國家鄉村振興簡報編發,在全國推廣。這一年成績斐然。全國二季度“三農”重點工作調度會、全國鄉村振興系統建設和工作推進會上賀天才副省長代表山西省交流發言。張玉宏局長在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現場會、全國鄉村振興局長電視電話會上交流發言。這一年碩果累累。連續五年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國管局等四部委授予省鄉村振興局“節約型機關”。被省人社廳、省檔案局評為“山西省檔案工作先進集體”,省委辦公廳評為“信息工作先進單位”。黨建案例榮獲“全國第三屆黨建創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動”百優案例。
在有效銜接上扎實推進。聚焦開局之年目標任務,推動工作機制、政策舉措、機構隊伍等從脫貧攻堅順利轉向鄉村振興。推進工作銜接。去年5月25日召開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暨鄉村振興推進大會,做好收官總結宣傳。制定方案、出臺規劃,完善頂層設計。將117個縣劃分為31個先行示范縣、40個整體推進縣、46個重點幫扶縣,分類指導、統籌推進。推進政策銜接。牽頭梳理、優化調整“四個不摘”政策105項,完善“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四大體系。跟進中央出臺貫徹落實意見28個,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政策制度體系。推進機構銜接。省扶貧辦重組為省鄉村振興局于5月25日正式掛牌,11個市、117個縣6月上旬全部完成掛牌。推進隊伍銜接。新選派7066支駐村工作隊、22368名駐村干部(含7172名駐村第一書記)于5月25日前全部到崗。推進體制銜接。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職能并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頭,36名省領導聯系脫貧縣、幫扶示范村。新組建七個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督導組,在“十四五”劃片包市、精準督導。推進考核銜接。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分“三類縣”賦予不同權重,確保責任、政策、工作落實。
在鞏固成果上創新機制。將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第一道防線和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關鍵舉措。省級出臺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實施方案,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今年全省新識別防返貧監測對象0.63萬戶1.60萬人,加上去年未消除風險的共有1.34萬戶2.80萬人。健全監測機制。聚焦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對象”,落實農戶自主申報、干部走訪排查、部門篩查預警、輿情信訪研判“四種方法”。完善幫扶機制。對具備產業發展條件,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小額信貸應貸盡貸、全額貼息,推動農產品災害險、價格險重點幫扶縣、整體推進縣全覆蓋。組織六家金融部門對接脫貧縣,發放貸款。對有勞動力且能外出的,優先支持穩崗就業、促進務工增收。無勞動能力的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全省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平均從5319元提高到5658元。實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全省累計參保1572.4萬人。對突發嚴重困難戶給予緊急救助、重點幫扶。強化保障機制。強化市縣主體、領導幫扶、部門監管、干部結對、當地救助“五項責任”,及時監測、精準幫扶、有序退出。
在推進振興上精準發力。聚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工作。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今年全省安排銜接補助資金60.55億元用于產業發展,占比56.7%,支持生態旅游、休閑農業、健康養老、文化體驗和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儲備項目16948個,納入年度實施計劃的12065個項目全部開工。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通過外出務工輸送、就地就近就業、公益崗位吸納、技能培訓提升、扶持創業帶動“五個一批”優先保障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到11月底,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94.92萬人,其中省外務工16.1萬人,與去年比實現“兩個高于”。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把集中安置區和搬遷群眾作為防止規模性返貧的重點區域、特殊群體,多渠道促進就業、大力度發展產業,全覆蓋抓好配套、全方位加強管理。印發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做好后續扶持兩個實施意見,開展質量安全排查和產業就業保障兩個專項行動。全省1122個集中安置區規劃項目1090個,配套產業園區413個、車間工坊408個,建設一站式公共服務中心815個,提升完善公共服務設施72處。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省級出臺管理指南,市縣健全管理體系和動態監管臺賬,扶貧項目資產總規模741.34億元全部確權。光伏幫扶項目到11月底累計收益17.79億元,惠及9459個行政村(其中脫貧村6458個)、29萬脫貧群眾,預計全年收益18億元,村均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5月下旬開始,全省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高規格動員部署、大力度現場推進,累計投入28.6億元,集中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突出問題,村容村貌、戶容戶貌得到明顯改觀。加強鄉村振興示范培訓。省級抓示范、市級抓落實、縣級廣覆蓋,舉辦省級示范培訓班,覆蓋市縣黨政領導、督導組成員和鄉村振興系統、駐村幫扶、行業部門干部。
在防止返貧上嚴守底線。把問題排查整改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聚焦突出問題,緊盯風險隱患,把握關鍵環節,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狠抓問題排查整改。從9月開始,分四個階段扎實推進鞏固脫貧成果問題排查整改。10月18日全省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座談會,11月2日全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問題排查整改推進會,林書記、藍省長分別出席會議并講話,都對抓緊抓好問題排查整改提出明確要求。全省共組織市縣基層干部、行業部門、駐村隊伍等力量10.33萬人,逐村逐戶逐項排查整改存在問題。截至12月3日,全省共排查問題14036條,整改13978條,整改率99.6%。狠抓因災救助幫扶。秋季持續強降雨造成我省46個脫貧縣、2769個脫貧村、44.5萬脫貧人口不同程度受災,為鞏固脫貧成果出了一道“加試題”。省鄉村振興局牽頭出臺防止因災返貧、駐村救助幫扶、金融支持救助幫扶、受損農房排查整改等4個針對性政策文件,將中央下達我省第二批銜接補助資金6428萬元,全部用于受災脫貧地區。截至12月10日,全省識別標注因災監測對象0.13萬戶、0.31萬人,全部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因災受損需修繕重建住房的12413戶脫貧戶和監測戶,已開工12406戶、竣工10046戶;454個脫貧村存在飲水安全隱患,已完成428個村的修繕重建。啟動實施“冬季行動”。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底,在全省鄉村振興系統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冬季行動”。聚焦項目前期、醫保參保、就業培訓、駐村幫扶、消費幫扶、政策宣傳、明年謀劃等7項重點工作,超前發力,確保項目入庫量達到上年度的150%,立項、規劃手續辦結率達到80%以上,土地、環評手續辦結率達到60%以上,脫貧人口和防返貧監測對象醫保參保率100%,確保開局之年圓滿收官、深化之年全力起跑。
在機關建設上規范提升。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從嚴治黨“責任鏈”。制定全面從嚴治黨、機關黨建“四級四崗”兩個責任清單,完善黨組工作規則,召開全省鄉村振興系統從嚴治黨工作會,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構建融合互促“工作鏈”。調整七大組設置,發揮支部建在組上、黨員集結一線組織優勢。深化“四看四比”活動,七大組劃片包市,與七個督導組協同推進、同向發力,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拓展干部隊伍“培養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在實踐中錘煉意志、實戰中提升能力、工作中增長才干。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強化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大練兵”活動,組建文字材料、語言訓練、信息技術、綜合才藝四個課題組,實現重大節日活動全覆蓋,持續提升“寫、說、用、動”專業能力,著力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嚴格客觀公正“考核鏈”。完善黨務、業務、干部個人考核方案,突出過程管控,實行量身定位,激勵爭先進位。強化結果運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支部,率先垂范要求落實到每個領導干部,合格黨員要求落實到每個黨員,善做善成要求落實到每項工作。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