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 甘肅兩當鄉村振興“興”中有“數”
摘要:“拿手機搜索‘民事直說’小程序,就能進入平臺反映情況,各類事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和處理?!闭緝合镦傫T河村村民馮生學一邊打開“民事直說”小程序,一邊向記者介紹。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張云霞 記者王斌報道 輕掃二維碼,蜂農就可隨時掌控蜂箱內的各類指標;通過“民事直說”小程序,村里的大事小情第一時間就能“上新聞”;電商快速發展,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飛向全國各地……
圖一為蜂箱裝了電子傳感器設備,比傳統養蜂模式顯著提高了養蜂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圖二為“大數據智慧農業監控儀”,為農業特色產業添“智”提“質”。
圖三為“民事直說”小程序讓鄉村治理真正實現“數”上升級。
圖四為兩當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品通過直播走出大山,飛向全國各地。
走進甘肅隴南市兩當縣,數字技術的影子幾乎無處不在。用“數”種養、依“數”管村、借“數”興業……鄉村面貌正發生看得見、“數”得著的喜人變化。
數字強農 種養添“智”提“質”
來到兩當縣站兒巷養蜂基地,一個個插著太陽能板的智能蜂箱錯落有致地點綴在青山綠水間。
“蜂箱都裝了電子傳感器設備,濕度、溫度情況都能實時掌控。而且蜂箱還裝了讀卡器,可以觀測蜂群每天的活動數據。”養了半輩子蜜蜂的曹志剛怎么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養蜂事業竟能被數字技術所改變。
除了數字蜂箱,兩當縣還積極打造兩當智慧蜂業平臺。據悉,該平臺能夠集實時監測與遠程監控、產品安全溯源、遠程培訓、互動交流、遠程疫病診療、蜜源分布統計、養蜂求助救援等功能為一體,相比傳統養蜂模式顯著提高了養蜂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兩當縣楊店鎮豆坪村,蔬菜大棚也變得更加“智慧”。蔬菜種植大戶梁讓明的無公害大棚里,安裝了采集溫度、濕度、光照、土壤酸堿度等信息的“大數據智慧農業監控儀”,可提供24小時溫濕度監測和實時高低溫告警服務,避免棚內溫濕度異常帶來的損失。梁讓明說,今年用這種科技手段種植的蔬菜產量比去年提高10%,增收2萬多元。
甘肅兩當縣搶抓“數字”東風,借助大數據、5G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活動裝上了“智慧大腦”,越來越多的農民從“靠經驗”到“靠數據”,從“會”種田到“慧”種田,既破解了農產品同質競爭和“增產不增收”難題,也為農業特色產業添“智”提“質”,加速轉型升級。
“云端”治村 鄉村治理“數”上升級
“拿手機搜索‘民事直說’小程序,就能進入平臺反映情況,各類事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和處理。”站兒巷鎮馮河村村民馮生學一邊打開“民事直說”小程序,一邊向記者介紹。
路燈損壞、污水外溢、道路水毀……一枝一葉總關情。站兒巷鎮依托數字技術,探索“黨建+互聯網”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創建“民事直說”小程序,為這些民生小事插上了數據的翅膀,傳遞到了村務工作者的手機上。
群眾通過小程序“我要說、我要查、我要評”三大模塊可以即時說事、查事、評事,隨時查看進度;村、鎮、縣級管理者可以掌上查看上報問題,及時安排處理。從群眾“說事”,到任務分發,到專人辦結,再到群眾查事、評事,形成微網格的閉環服務,讓治理更精細更高效。
“有了這個小程序,群眾參與熱情和工作完成度直線上升,‘村里事’變‘家家事’,治理效能大大提高。”據站兒巷鎮黨建辦主任王亮介紹,迄今“民事直說”小程序已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近200條,交辦處理率達100%,真正實現群眾的問題有人說、有人辦、有人管,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兩當縣還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防汛減災、產業發展、平安建設等方面的優勢,真正讓“數字”覆蓋基層治理方方面面。
“數字”進村,讓鄉村治理告別“走街串巷”模式,村情民情可視化,鄉村治理真正實現“數”上升級。
電商助農 “酒香不怕巷子深”
“今年我通過電商直播,出售沙琪瑪、土蜂蜜等農產品,收入20余萬元。”兩當電商達人龐香談起她的“生財之道”樂此不疲。
近年來,直播電商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帶貨成為新農活,是當下新農人的現狀。兩當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品通過直播走出大山,飛向全國各地。
“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化解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問題。”這是所有基層干部的共同感受。
“大家好,我們的綠殼土雞蛋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現貨現發、順豐包郵、同城可配送……”日前,兩當縣政協委員趙瑞軍正在直播間“賣力吆喝”香菇、木耳、花椒、綠殼蛋等特色農產品,吸引數千人在線觀看。
在趙瑞軍看來,電商直播給傳統農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電商打開了兩當特色農產品的銷路,把原本只能賣往本縣和鄰縣的農產品,銷往了全國,還賣出了好價錢。”
兩當縣探索以直播平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了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建成鄉鎮電商服務中心14個、村級電商服務站60個。為了讓更多農戶享數字紅利,還邀請專家開展培訓,大力培養更多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數字新農人”,助力鄉村振興。
數字農業、“云端”治理、直播帶貨……數據流轉間,一幅以“數”興業、數字治村、數字惠民的發展畫卷正在甘肅兩當大地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