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經開區:五個“第一”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摘要:在10月9日“宜春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宜春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解鴛向媒體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宜春經開區快速發展的有關情況。
中國發展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守初心、擔當使命,聚焦發展、勇毅前行,奮力譜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推動全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大為改善、城鄉面貌顯著變化、黨心民心高度凝聚。目前的宜春經開區到處都是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靚麗風景,到處都充滿生機與活力。
在10月9日“宜春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宜春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解鴛向媒體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宜春經開區快速發展的有關情況。
聚焦發展第一要務,推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特別是近兩年來,宜春經開區搶抓鋰電新能源產業歷史性戰略機遇,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2021年,在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經開區大步進位40位;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建巡查測評中,獲得歷史性突破的第1名。今年上半年,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規上工業營收同比增長86.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1.3%;固投同比增長72.5%,其中,工業固投同比增長104.2%,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保持在全市第一位。其中,工業營收增幅列全省19個國家級開發區第1位,利潤總額增幅列第2位。
圍繞項目第一支撐,推動產業格局加快升級。堅定不移發展鋰電新能源首位產業。在宜春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贛鋒鋰業等一批世界級頭部企業、百億項目加速落戶,聯美正拓、合眾汽車、天賜材料、富臨升華、明冠新材、清陶能源、科陸儲能、一欣能源、科力遠等一批優質項目加速聚集,形成了貫通“鋰鹽—鋰材料—鋰電池—鋰應用—鋰回收”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加速構建“全鏈條、全綠色、全球樣板”發展格局,奮力打造世界級鋰電產業基地。
緊盯創新第一動力,推動發展引擎全面激活。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高頻事項“容缺審批+承諾制”辦理,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推動變“政府端菜”為“企業點菜”,持續深化降成本、保要素,建立健全“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政企圓桌會、政企茶敘會、“領導+部門+特派員”等涉企服務工作機制,用“服務指數”換來了企業投資的“信心指數”。中國宜春高新材料研究院、鋰電產業研究院、高層次人才產業園等創新平臺加快建設,規上企業“倍增工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計劃、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等深入實施(現有規上企業122家,專精特新企業32家,納入省上市企業后備庫企業11家)。2020年底,明冠新材成功進軍科創板,實現園區本土上市企業“零”突破。十年來,全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實現了從0.86億元到7.09億元的大跨越,高新技術企業從14家增長到89家,擁有市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77個,比2012年增加62個,獨角獸(種子)企業實現了零的突破。
堅持民生第一導向,推動環境面貌不斷改善。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等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提升園區形象、完善園區功能、增進百姓福祉。目前,全區新建供水管網266公里,建成蒸汽管網33公里,新建燃氣管道175公里;新建220kV變電站2座、擴建1座,建設110kV變電站2座,高低壓輸電線路鋪設完成191公里。同時,雙創配套服務區、租賃性住房、鄰里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44條道路總計80公里完成黑化、亮化、綠化、美化提升改造,新建道路20條共計32公里。污水處理廠提升改造及擴建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日污水處理量達5萬噸,排查修復污水管網46公里,新建農村生活污水管網約90公里,企業居民生產生活污水管網實現全覆蓋。春順公園建成投入使用,鈺棲湖公園項目加快推進,打造近800畝城市“生態綠核”。經都學校擴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學位3000個,經都幼兒園建成投入使用,推動“民轉公”幼兒園7家,新增公辦園學位1300多個,“入園難”“入園貴”“大班額”等問題有效解決。
扛牢黨建第一責任,推動政治生態持續優化。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黨建引領發展、促進發展、保障發展,主基調更鮮明、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持續匯聚同心合力,加快建設勤廉經開區。堅持探索創新抓實基層黨建,持續深化基層黨建“三化”建設,推動非公企業黨組織有效覆蓋、提質增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持續深入推進省委巡視、市委巡察及上級各類督查檢查反饋問題整改,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持續抓好領導干部、企業家、高素質人才“三支隊伍”建設,突出政治標準、“六個一線”選人用人,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加速提振,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持續穩固。(張亞靜)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