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息縣:“1234”工作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摘要:依法審慎辦理案件。堅持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知識產權和自主經營權,開設并用好服務民營企業綠色通道,主動靠前服務,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解決市場主體的“后顧之憂”。
中國發展網訊 近年來,息縣高度重視,多措并舉,探索法治化營商環境“1234”工作法,推動政策法規落地生根,惠企利企。日前,縣委政法委牽頭負責的2021年度息縣企業權益保護工作位列全省第五名,全市第一名。
“1”種思維抓統領。做好企業權益保護工作是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息縣堅持法治思維,打造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全縣一盤棋,統籌考慮一級指標牽頭單位之間的聯動和成員單位之間配合,確保日常貫徹執行企業權益保護指標落實。
“2”手過硬抓考評。堅持一手抓吃透政策規定和考評文件精神,認真組織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人員學習,結合實際將考評方案任務清單化,分配到各成員單位,落實到人,充分準備,主動對接考核工作。堅持一手抓部門聯動和相互配合,在做好縣級工作專班和上級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基礎上,推動工作專班和各成員單位的協調聯動配合,每月定期召開例會,每季度召開推進會,研究解決問題,推動考核過關。
“3”項機制抓推進。小組例會機制。成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各成員單位一把手任副組長,明確一名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具體負責,先后召開小組例會12次,推進全縣企業權益保護指標的貫徹落實。工作專班機制。縣政法委成立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抽調3名專職人員,健全專班會商研判、專班督查指導、專班整改落實等系列機制,做好日常工作,突出重點工作,解決癥結問題,推動有序開展。掛圖作戰機制。研究制定息縣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任務清單25條,整改清單7條,全部實行掛圖作戰,重點督導,對標推進。
“4”項措施抓落實。查漏補缺推動落實。工作專班召開12次推進會,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加快補齊短板,先后解決企業關心、群眾關注的相關政策難點、執行堵點、監管盲點、體制痛點等問題18個。制度創新固化成果。針對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痛點、堵點,持續在法治框架內探索出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不斷貢獻創新做法和鮮活經驗??h司法局整合3個律師事務所律師,組成企業權益保護法律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免費法律服務,受到企業好評。菜單服務惠企便民。充分發揮政企溝通對話作用,在政府門戶網站發布惠企政策清單、服務企業菜單,實現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全縣統一受理215個行政審批事項,讓企業和群眾“進一個門、去一個窗、辦多種事”,先后受理各項業務1209件。依法審慎辦理案件。堅持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知識產權和自主經營權,開設并用好服務民營企業綠色通道,主動靠前服務,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解決市場主體的“后顧之憂”。全縣推進“快偵快訴快審快執”,今年受理金融民商案件382件(涉企382件),結案率為93.4%。(中共息縣縣委宣傳部 余江、呂伶儀)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