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天津: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支撐高質量發展

2024-01-22 15:07 中國發展網
新型能源體系 清潔能源

摘要:抓能源清潔發展,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先立后破、積極穩妥推進能源領域碳達峰,加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發展網 李攬月 記者朱波報道 天津市堅持統籌能源發展和安全,圍繞“強基礎、守底線、謀長遠、促轉型”,聚力答好能源調結構、保供應等多重目標的“發展之問”,能源消費提質增效,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設施體系日趨完善,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至31.8%,較2020年下降2.3個百分點,低于全國24.4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1%,較2020年提高3.7個百分點,為支撐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抓能源安全保供,兜牢民生用能底線。始終將保障能源安全作為政治任務,內穩生產、外拓資源,有力保障天然氣、電力、煤炭供應總體平穩。堅持日監測報告,及時傳達國家要求,分析研判形勢,協調解決問題,累計發布595期能源信息快報。深化與上游供氣單位合作,持續鞏固多方向、多氣源供氣格局,堅持保存量、爭增量,組織上下游企業按期簽訂供氣合同,足額保障全年用氣需求。突出抓好重點時段能源保供,迎峰度夏期間緊盯電力保障,確保燃煤機組應發盡發,燃氣機組頂峰出力,成功應對1811萬千瓦的歷史最大負荷;迎峰度冬期間緊盯供暖保障,建立24小時溝通對接機制,加密調度頻次,及時掌握供需形勢,有力保障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用能需求。

抓能源清潔發展,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先立后破、積極穩妥推進能源領域碳達峰,加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推動化石能源清潔發展,大力推進燃煤鍋爐改燃關停,基本實現煤炭集約高效利用;實施北疆電廠、東北郊電廠等現役煤電機組升級改造,提高煤炭清潔利用水平。著力在加快可再生能源規模發展,深挖資源潛力,盤活坑塘、鹽田等更多資源,加大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加快常規風光倍速發展的基礎上,積極謀劃海上風電光伏項目,全市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增至700萬千瓦以上,達到2020年的2.5倍。著力促進能源新興業態創新發展,加快氫能產業發展,依托濱海新區,聯合北京、河北、山東部分地市,獲批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資格,建成2座加氫母站、6座加氫站,推廣301臺氫燃料車;謀劃布局薊州抽水蓄能電站,積極發展新型儲能,強化頂層設計,印發《天津市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配套支持政策,統籌謀劃布局一批獨立儲能電站,提升電網調峰能力。

能源項目建設,穩住投資基本盤。堅持盤活存量穩住基本盤,擴大增量提升有效投資,緊緊圍繞能源發展規劃,持續抓好重大能源項目建設,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打造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區域能源樞紐。優化發展電源,發揮煤電兜底保障作用,實施大港電廠關停替代工程,新建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清潔高效煤電機組,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濱海新區百萬千瓦級“鹽光互補”項目建成并網,西青大寺光伏、寧河東棘坨風電等一批項目加快實施,全市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完成核準。超前布局電網,積極融入京津冀特高壓環網,加快新增“大同—懷來—天津北—天津南”特高壓通道前期工作,推動天津南特高壓變電站擴建工程開工,進一步增強區域電力供應安全性、穩定性和協調性;打造結構堅強、方式靈活的主干網架,推動濱海、渠陽、蘆臺變電站擴建,構建500千伏擴大雙環網,加快建設服新輸變電工程、曹莊子變電站重建等220千伏電網工程,構建六個相對獨立的220千伏電網供電分區。完善油氣網絡,擴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推動渤海油田、大港油田增儲上產,發揮沿海資源優勢,加快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建設,中石化南港LNG、國家管網天津港LNG二期工程建成,北京燃氣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投產并實現首船接卸,打造北方地區重要的LNG接收區。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堅強的能源保障。今年,天津市將牢牢把握能源發展新特點新趨勢,圍繞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認真研究新思路新措施,堅決扛牢能源保供首要職責,持續抓好能源電力保障,聚焦落實雙碳目標任務,加速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瞄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有力的行動舉措,務實的工作作風,努力開創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