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一機一策”助力山東中小煤電轉型優化

2023-09-06 09:58 中國發展網 賈璨 艾濛 吳迪
山東 燃煤電廠 清潔能源

摘要:近日,山東省發布《2023年省級重點項目調整名單的通知》,將濟南熱電2X66萬千瓦供熱、東平2X100萬千瓦火電等煤電項目納入“省級重點項目”推進清單。結合山東省能源局在年初發布的關于山東省2022年淘汰關停73臺、合計222.2萬千瓦小容量機組的名單來看,不難發現,“上大壓小”已經成為山東控制煤電裝機規模、加速行業新舊更替的重要途徑。

賈璨 艾濛 吳迪 

近日,山東省發布《2023年省級重點項目調整名單的通知》,將濟南熱電2X66萬千瓦供熱、東平2X100萬千瓦火電等煤電項目納入“省級重點項目”推進清單。結合山東省能源局在年初發布的關于山東省2022年淘汰關停73臺、合計222.2萬千瓦小容量機組的名單來看,不難發現,“上大壓小”已經成為山東控制煤電裝機規模、加速行業新舊更替的重要途徑。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最新研究表明,在“壓小”方面,山東省有望在2030年前淘汰超過1300萬千瓦的30萬千瓦以下低效中小煤電機組,為推動山東省電力行業盡早達峰,提升存量煤電機組能效和環保水平做出重要貢獻。

山東是全國唯一煤電裝機過億的省份。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下,全省電力行業面臨能源保供和減煤降碳的雙重壓力: 一方面要實現應對氣候變化、新舊動能轉換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多重目標,另一方面還要保證電力充足穩定供應,支撐地方經濟發展。

為助力山東兼顧氣候與保供目標,加速推動煤電的轉型優化,NRDC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聯合開展了《山東省中小燃煤電廠低碳高質量發展路徑分析》研究。研究發現,山東省30萬千瓦以下的中小煤電裝機容量為2300萬千瓦左右,其中高能效背壓機組容量占比超過55%,承擔著關鍵的工業供汽和民生供熱功能。在推動中小煤電機組關停過程中,若僅按照機組容量大小執行無差別的關停淘汰,不僅對系統安全保供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還將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結合國家和山東省下發的相關政策文件和行業標準,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套定量評價指標體系,將機組的環境影響、技術參數和供熱可替代性等納入考量范圍,并對相關機組進行逐臺分析,根據機組評分和特點提出了上新壓舊、升級改造、優化替代、應急備用、關停退出、保留運營和合理新增等路徑,給每臺機組提出了定制的發展路徑。

基于以上路徑,預計到2030年,山東省可凈淘汰低效中小煤電機組249臺,容量約1312萬千瓦,占現有中小煤電裝機容量的57.5%。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費1300萬噸以上,減少碳排放3400萬噸以上。

研究識別出省熱電行業的若干問題,包括規劃引領作用不足、市場機制作用有限、熱電企業優惠政策落實不利、熱電企業產能用能方式單一等。針對以上發現,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議:

因地制宜制定中小燃煤電廠的轉型優化路徑。山東省應保持嚴控煤電項目的戰略定力,平衡好中小煤電在安全保供和電力行業清潔低碳發展之間的相關關系。省、市、縣(園區)各級主管部門應盡快編制熱電發展規劃,根據地區需求和機組情況科學制定和落實中小燃煤電廠的控制目標和路徑。不以機組大小作為關停或準入的標準,而要看機組的能效水平和實際作用。強化市場機制對中小燃煤電廠退出的引領作用。目前山東省主要依賴行政手段來要求中小燃煤電廠進行關停淘汰,未來可結合“雙碳”目標和煤電轉型目標,在現有的煤電機組退出補貼等支持政策基礎上,參考發達國家的退出競拍機制等經驗,引入更多市場機制,激勵低效且非唯一熱源的中小煤電主動盡早退出。合理控制和疏導中小燃煤電廠的生產經營成本。山東省應積極為省內高效熱電機組爭取長協煤履約量,并配合國家統籌各地能源安全保供工作,壓實能源與電力資源富集省份和央企的跨區保供責任,提高保供的可持續性。同時,加快電價和熱價改革的步伐,既要兼顧終端用戶的承受能力,也要合理反映市場的真實水平。大力發展非煤清潔能源,推動余熱利用和建筑節能。山東省應充分發掘各種非化石資源潛力,做到“能建盡建”,同時推動中小燃煤熱電企業從單一的熱電供應商逐漸轉變為“電、熱、冷、水、汽”等多品類能源供應主體,進一步加快中小煤電企業的轉型步伐。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動余熱利用和建筑節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煤電需求。

作者單位:

賈璨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

艾濛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

吳迪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CCETP)

責任編輯:白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