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社會3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聚焦“香港老齡化與社會創新實踐”
摘要:除了個人的層次,需要社會整體大環境的改變,結合科學不同的專業,社會服務和產業的力量,為老齡化社會的各種問題找解決方案,把社會發展成為智齡城市。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老齡社會30人論壇、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舉辦老齡社會30人論壇第83期專題研討會,本期的主題是“智齡創新 發展永續新機遇——香港老齡化與社會創新實踐”,邀請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女士主講。容蔡美碧認為,進入中年就應該開始對人生下半場重新規劃、自我定位,無論是準備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精英人士,要打破固有的思想,走出生活的禁錮,開始追求自我生命的意義,為自己的理想創造出自己的價值,即老有所為。除了個人的層次,需要社會整體大環境的改變,結合科學不同的專業,社會服務和產業的力量,為老齡化社會的各種問題找解決方案,把社會發展成為智齡城市。
隨著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的重要議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其人口結構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推動社會創新實踐,探索智齡創新的發展道路。智齡創新不僅關注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更致力于通過科技、教育和政策等手段激發社會的創新活力,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容蔡美碧建議,一定要提升科技應用能力。隨著科技發展,日后在家養老的時候,我們也會使用不同的科技產品??纯串a品上有什么盲點,而且使用者方面有什么問題,把需求和供應方兩方面連接起來,讓科技產品得到改良。
“做長者的生意就好像教育一樣,無論是哪一個產業,服務跟產品一定要切合用者的需求,能夠提升他們的生活目標。”容蔡美碧認為,養老產業鏈非常長,牽涉的產業是多元化的,其中里面有很多新的機遇。但是這些新的機遇里面最著重的就是每一個產業都要有很強的社會目標,能夠讓產業能夠持續發展,也要能夠解決老齡社會面對的問題。
展望未來,容蔡美碧希望能夠推動更多的中老年人繼續就業,而且也推動不同的機構去善用他們的經驗和能力。當然有退休生活之后,每一個人他們有什么規劃,能不能再重投社會,能不能對社會作出貢獻等。
在容蔡美碧看來,養老產業發展意味著有很多新的工作機會,新的發展機會給年輕人,因為將來無論他們在做什么行業,其實都跟老齡化社會息息相關,所以跨齡共生就是不同年齡的人在社會上、在學校、在工作上,大家一定要有很好的溝通和合作,逐步建立一個智齡城市的生態系統。讓整個社會能夠做到更公平、更共榮,還有大家共享各方面的成就。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