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區推出暖“新”關愛十大項目
摘要:文化潤“新”,深入推進“勞模工匠進校園 思政教師進企業”宣講活動,通過送演出、送電影、送圖書、送春聯、送培訓、送展覽等多種形式,開展輕騎兵送文化活動,不斷滿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中國發展網訊 張蓉 姜存義 記者袁雪飛報道 5月17日,泰州市姜堰區推出“暖‘新’關愛十大項目”。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建寶表示,以黨建為引領的暖“新”關愛十大項目,傾注了黨和政府對全區新業態勞動者群體的更多關心關愛。
文化潤“新”,深入推進“勞模工匠進校園 思政教師進企業”宣講活動,通過送演出、送電影、送圖書、送春聯、送培訓、送展覽等多種形式,開展輕騎兵送文化活動,不斷滿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組織固“新”,依托工會服務一張網和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工會聯合會,做實“平臺入會+駐地入會”,吸納更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組織。
活動凝“新”,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選樹宣傳一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先進典型,優先參評省市“五一勞動獎章”、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
培育促“新”,開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求學圓夢”專屬通道,通過定制班、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等路徑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實現學歷提升。
安全護“新”,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及時向廣大新就業群體推送安全提示、安全出行倡議書等,定期為新就業群體開展交通安全培訓,督促平臺企業經常性為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外賣送餐員、快遞員提供車輛安全檢測等服務。
保障助“新”,向全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互助保障(保險),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提高抵御意外風險的能力,筑牢“保障防線”。
紓困暖“新”,常態化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困難建檔幫扶和常態化送溫暖活動,實施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子女助學等幫扶項目,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紓難解困。
法律援“新”,充分發揮工會線上線下維權服務平臺作用,建立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信訪接待、法治宣傳、法律監督、爭議調解、法律援助“五位一體”維權服務機制,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提供一站式維權服務。
陣地舒“新”,在主城區、主干道建設升級一批戶外勞動者驛站和司機之家,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暖心貼心的生活服務。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