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甘肅通渭:緊扣文旅賦能定位 積極推動書畫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2024-05-30 17:32 中國發展網
文化產業

摘要:據統計,全縣書畫經紀人二千六百多名,書畫市場作品存有量約600萬件,年交易作品200萬件,覆蓋全國各地。因縣內縣外交易頻繁,線上線下交易活躍,通渭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書畫作品的集散地和交易市場。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近年來,甘肅省通渭縣依托縣域資源稟賦,緊盯“文旅賦能型”縣域發展類型,加快健全書畫文化產業體系,著力發展書畫文化新業態,培育書畫特色優勢產業和多元富民產業,推動書畫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緊扣文旅賦能定位,通渭縣從政策引導、項目爭取、資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大政府推動力度,瞄準市場化導向,適應分眾化需求,扶持更多的市場主體、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書畫文化產業,加快形成發展合力。從2011年開始,通渭縣委、縣政府采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辦會模式,財政列支200余萬元,動員企業和書畫經紀人深度參與,成功舉辦了十二屆書畫文化藝術節,規模逐年提高,書畫產業逐漸成為該縣經濟特色支柱產業。

與經濟相對發達的市縣相比,通渭書畫最大的特點在于市場。通渭書畫市場的形成除得益于群眾基礎深厚、書畫人才隊伍龐大等因素外,畫廊和經紀人眾多且層次高、專業性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據統計,全縣書畫經紀人二千六百多名,書畫市場作品存有量約600萬件,年交易作品200萬件,覆蓋全國各地。因縣內縣外交易頻繁,線上線下交易活躍,通渭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書畫作品的集散地和交易市場。

通渭文化人才輩出,除秦嘉、徐淑、牛樹梅等歷代名人之外,據史料記載從明萬歷到清末360年間,通渭共出進士8人、舉人102人、貢生338人、文童秀才數以萬計,他們之中大多工于書法,且多有作品流傳于世。截至目前,全縣書畫創作者超過1萬人,遍布各行各業、縣內縣外,形成了老中青、高中低的階梯式良性發展模式,加快了通渭書畫產業的快速發展。

立足獨特的自然文化資源稟賦,統籌推進書畫產業和紅色、農耕、溫泉等旅游資源的整體開發利用。通渭旅游產業注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該縣特色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文化故事融入景區景點,將書畫元素和書畫體驗滲透到文化旅游產業的方方面面。以第十二屆通渭書畫文化藝術節為例,節會期間,16家本地特色產品企業展銷了非遺作品、民間手工藝品、文創產品等300余件,剪紙、刺繡等作品共計500余件,本地特色名優產品9類140余種,以豐富獨特的文旅業態提升文化旅游的體驗感和品味度。同時,通渭縣一城十二大景區和各個A級景區共接待旅游人數超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1.5億元,通渭縣正以高品質書畫產業品牌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通渭縣委宣傳部 湯希東)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