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加速飛向“萬億藍海”
摘要:低空經濟作為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面對廣闊的商業化前景,在“低空經濟”創新版圖中,越來越多的低空經濟企業搶灘新藍海。
中國改革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李宏偉
低空經濟作為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低空經濟支持政策密集出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發展低空經濟提出了明確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建設現代化通用航空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國民航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個部門分別在機場建設、城市數字化等領域推出相關舉措。
同時,全國多地爭相布局,加快探索天空的“邊界”。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至今,約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當地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以廣東省為例,過去一年,廣東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加速從藍圖“飛進”實景:全球首條跨海跨城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線在廣東開展驗證飛行,廣州億航獲頒首張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生產許可證,深圳獲批建設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廣東集聚了全國30%以上的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正在建設全球領先的“天空之城”“天空之灣”。
面對廣闊的商業化前景,在“低空經濟”創新版圖中,越來越多的低空經濟企業搶灘新藍海。深圳星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標科技”)就是其中一家。星標科技董事長陳庚軍介紹,星標科技研制的全系列LED光源航空障礙燈產品通過了中國民航局的認證,成為國內首家。國內首創的便攜式直升機場目視助航設備及系統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智慧機場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該系統已實現微秒級誤差的精密控制,成功補齊了國內產品與國際先進產品之間存在的質量差距、技術水平較低、無法滿足高端應用需求的“短板”。截至2024年底,在國內市場,星標科技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5.43%;在國際市場,星標科技的產品已銷往韓國、美國、巴西、馬來西亞等國家。
“我們參與了諸多重大項目建設,并贏得了客戶的信賴。星標科技的成績得益于國家航空產業技術創新、低空經濟發展的指導政策驅動和公司研發實力。”陳庚軍表示,在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等國內大型機場及港珠澳大橋、北京冬奧會等國內重點項目中,均有星標科技助航設備的助力。基于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星標科技在國內率先推出具有助航設備遠程監控與信息獲取功能的航空專用地面助航特種設備,使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星標科技只是我國低空經濟產業走向規模化發展的一個縮影。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政策法規、資金、空域開放等方面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2025年低空企業將加速商業化發展,推動產業鏈不斷完善,低空經濟有望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有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591.7億元。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