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禮泉:以細節“有新”推動服務“有心”
摘要:在企業聚集區和工業園區設立政務服務驛站,不斷縮小服務半徑,探索運用DeepSeek提升服務效能,實現政務服務由8小時向24小時轉變,真正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中國發展網訊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以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為抓手,聚焦企業和群眾需求,從細微細節入手,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提質,讓政務服務“有新”更“有心”,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一站式”政務服務
創新實施“三維”包抓機制,成立由1名黨組成員+1名科級干部+3名業務骨干組成的“項目服務保障攻堅專班”,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季比武”推進制度,針對省市重點項目定制審批事項、堵點問題、進度時序“三張清單”,推行超前介入指導辦、容缺受理加速辦、并聯審批協同辦、難點問題會商辦、投產竣工跟蹤辦“五辦工作法”,為項目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繼續擴容“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辦理范圍,持續提升“一網通辦”服務內容和能力,全力推動更多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開設“市域通辦”窗口,先后與銅川、鳳翔等11個地區簽訂“跨區域通辦”事項97項,逐步推進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縣區辦”“全市通辦”“省內通辦”。
打造“保姆式”政務服務
組建由8名業務能手構成的“金牌政務專員”隊伍,創新“四辦”服務標準體系,即幫著辦、領著辦、流動辦、馬上辦,實現全流程審批代辦、全方位指導幫辦、全周期跟蹤督辦、全覆蓋驗收聯辦,進一步提升審批服務水平。建立健全鎮村政務服務幫代辦體系,設立鎮(辦)、村兩級幫辦代辦員,公布幫辦代辦事項清單,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亟需辦理的事項,實行上門服務,變“群眾跑”為“我來跑”,切實增強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打造“數智式”政務服務
建立智慧服務平臺,設置政策解讀、事項辦事服務、最新動態、平臺互動等服務模塊,對教育、醫療、就業、交通、氣象等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解讀,實時公布不動產、稅務、醫保、公積金等高頻事項辦理二維碼、辦事指南、視頻教程等相關內容,為群眾進行線上答疑解惑,實現企業群眾足不出戶“網上辦”“掌上辦”。在企業聚集區和工業園區設立政務服務驛站,不斷縮小服務半徑,探索運用DeepSeek提升服務效能,實現政務服務由8小時向24小時轉變,真正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陳守強)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