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創新驅動轉型 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摘要:近年來,晉中市大力支持民營企業苦練內功、補齊短板,敢于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一路向“新”攀“高”,實現了從“低小散”向綠色轉型的蝶變,構建具有晉中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國發展網訊 趙志斌 記者郭建軍報道 隨著新時代的步伐,晉中市民營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晉中市大力支持民營企業苦練內功、補齊短板,敢于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一路向“新”攀“高”,實現了從“低小散”向綠色轉型的蝶變,構建具有晉中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創新引領,綠色轉型
在介休市的安泰工業園區,山西安泰恩懿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利用焦爐尾氣養殖微藻,開創了國內微藻減碳行業的先河。該公司升級了采收工藝,讓藻類產品的提取率從原本的30%提升到了45%,生產成本降低了25%,預計未來一年內可減少二氧化碳1000噸。展現了晉中民營企業在綠色轉型中的創新實力。
前不久,老牌煤企數字化轉型后的成豐貨運,成功入選了國家交通運輸部降本提質增效名單。自2016年11月由山西貴恩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立至今,成豐貨運搶抓“互聯網+”機遇,憑借著不斷自主創新、科研攻關,與全國眾多一流的平臺企業競爭賽跑,在市場驚濤中逆勢前行、發展壯大。截至今年2月,已擁有全國2萬多家大宗物流客戶,整合社會車輛130多萬輛,躋身全國網絡貨運平臺前列。
小餅變大業,釋放新活力
石頭餅是山西省傳統的特色小吃。山西海玉園食品有限公司憑借自主創新,將一塊塊小餅打造成年產值數億元的食品品牌。走進山西海玉園食品有限公司石頭餅生產車間,全自動的現代化生產設備串聯出一條“行云流水”的生產線:和面、成形、鋪石、烘烤……每一道工藝流程都實現了智能化、標準化、現代化。公司自己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20余項,從專注研發到規模化生產,投入了上千萬元研發費用。憑借自主創新,該企業一路發展壯大,不僅石頭餅餅干類單體規模在全國排名第一,長度為270米的糕點烘烤線也是全國第一。
以海玉和北方兩個功能食品產業園建設為牽引,晉中市利用食品企業集中的優勢,帶動食品產業集群“原料生產—精深加工—科技研發—品牌創建”全鏈條發展壯大,現代食品產業加快品牌培育、集群崛起,展現出了更為廣闊的市場潛力和更高的比較效益,“晉中味道”成為晉中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推手。
精工細作,搶占新市場
祁縣玻璃器皿產業通過“5G+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實現生產智能化升級。爐溫、電壓、電流、水質、單位時間耗氧量等數據,都可以在電腦上及時精準進行指令調配。乘著專業鎮建設的東風,在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下,一大批生產企業集群發展,改變了以往粗放的生產經營方式,不僅在推動玻璃器皿生產智能化、工藝拔高上下功夫,在產品設計、品牌打造等方面也精益求精,推動玻璃器皿產業做大做強、走向世界。如今,如今,祁縣玻璃器皿生產企業達到62戶,其中規模以上玻璃器皿企業15戶,玻璃深加工、模具加工、包裝等配套企業達到230戶,新獲得高新技術企業2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戶。2024年,祁縣玻璃企業完成產值31.51億元,增長12.14%;帶動專業鎮由20億級提升為30億級,稅收6188萬元。
晉中市民營企業不斷增強自主創新內生動力,以確定性的轉型升級對沖不確定的風險挑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展現出敢于探索新領域、競速新賽道的魄力,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晉中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