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饒香米:“小米?!变伷疣l村振興新“稻”路
摘要:溪西村內自然環境良好,農業資源豐富,村民主要從事水稻、茶葉、水果種植及養牛業。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這里還是城郊的紅色鄉村。
中國發展網訊 林少麗 黃思程 聶金秀 記者羅勉從潮州市饒平縣了解到,近年來,饒平縣三饒鎮溪西村在黨總支部書記劉維才的帶領下,大力推行水稻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廣香米種植,三饒香米從“沒人種”到“爭著種”,成為富民興村的拳頭產品,年產值達2000多萬元。
溪西村內自然環境良好,農業資源豐富,村民主要從事水稻、茶葉、水果種植及養牛業。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這里還是城郊的紅色鄉村。
溪西村西村四面環山,河流交錯,盛產一種香水稻,其出苗之后莖葉就散發著清香,“珠米桂香”,揚花吐穗時更是香氣四溢,民間流傳有“一家煮飯七家香”的說法,這就是三饒香米。三饒香米米體圓飽,粒粒如珠,煮起來桂香撲鼻,香飄四鄰,在當地有著五百多年的種植歷史,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三饒香米1915年2月曾榮獲“萬國博覽會”金牌獎。
但上世紀90年代,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溪西村大片田地拋荒。因種植難度大、銷路不暢,香水稻也一度絕跡,最糟糕時,全村只剩下一戶農戶在種植。盡管香水稻得到專業團隊的關注和改良,但村民種植的積極性仍然不高。
現在村合作社提供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無償供應優質香水稻種子,通過保價統銷,提高種植戶的信心,將“三饒香稻”種植面積擴大到800多畝,年產量超過40萬斤。同時,三饒鎮各村大力推進撂荒耕地整治,促進農村土地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三饒香米具有較高香氣,香氣物質存留時間受儲藏環境條件影響,保存較難,作鮮米銷售,貨架期不能太長,不然會影響品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并開拓更多的產品市場,溪西村在2014年開始興辦酒廠,采用古法釀酒工藝,以香米為原料,利用農家釀酒技術進行釀造,開發出了香米酒等衍生產品。以香米為原料釀出來的酒有著獨特醇香,被譽為當地的“茅臺”。還成立“三饒香米”米粉廠,研發香米粉、香米粿等一系列新產品,進一步延長“三饒香稻”的產業鏈。
溪西村黨總支部書記劉維才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深入挖掘“三饒香米”的歷史和文化資源,講好“三饒香米”的故事,融入品牌文化,發展綠色食品。同時,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宣傳切入點,對三饒香米進行立體式宣傳推廣,提升品牌知名度,將“三饒香米”系列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截至目前,溪西村種植香米稻面積達400多畝,2019年更是實現單造產量12萬斤的歷史新高。為延長香米產業鏈,提高香米產業附加值,溪西村又拓展研發香米酒、香米粉等產品。強化農業技術支持,探索三饒香米加工產業新技術,優化香米粉生產工藝,促進三饒香米全產業鏈升級;落實農技專家下鄉指導,開展優質品種選育、科學綠色種植技術推廣,助力三饒香米提質提量。凝聚合力,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生態鏈,以創新為驅動,通過電商直播、流量推廣等新模式,為傳統農業注入數字活力;以民生為根本,通過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增收,夯實鄉村振興經濟基礎。探索推動三饒香米產業振興”,匯聚政府、科研院校、企業、公益機構、合作社等多方力量,為品牌升級、拓展銷售渠道新路徑,提升三饒香米“金字招牌”、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