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打造公共文化精品 著力工業轉型升級
摘要:記者走進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近距離地了解該開發區快速發展的現況。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苗露 攝影報道
翻開2020年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績單,一個個亮眼的數字躍然紙上。數據顯示:該開發區全年完成GDP360億元、可比增長5.5%,增速列全市第二;實到外資完成7.04億美元、同比增長72.8%,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2億元、增長4.2%,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516.8億元,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
近日,記者走進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嘉興經開區),實地了解該開發區快速發展的現況。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基因
4月14日上午,浙江嘉興馬家浜文化博物館里格外熱鬧,來自同濟大學附屬嘉興實驗學校的小學生到這里開展了一場歷史文化研學活動。小同學們一邊聆聽老師的講解,一邊不時隔著玻璃對陳列的文物指指點點、互相交流。
4月14日,小學生們在馬家浜文化博物館里開展歷史文化研學活動。
記者了解到,馬家浜是江南稻作文化的起源地,其文化淵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七千多年前,較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更早。該博物館于2019年落成,建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家浜遺址旁。建成兩年來,由于強調展覽的科普性、知識性和教育性,同時突出休閑性、娛樂性和參與性,使之成為嘉興地區獨特的以馬家浜文化為主題的教育科普、休閑娛樂中心。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家浜遺址。
近年來,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嘉興經開區”),大力推進一系列文化建設工程和相關設施建設,一批文化精品設施應運而生,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發展成果。而這其中,嘉興經開區塘匯街道長纖塘文化展館具有一定代表性。
記者走進該展館時,家住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水街道中南社區的“蛋畫老人”沈重榮正在作畫。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已經83歲的沈重榮還創作了多件以嘉興南湖“紅船”為主題的“蛋畫”作品。
4月14日,沈重榮老人正在現場繪制“蛋畫”。
在展館的另一角, 84歲的張美寶老人正在麻利地做著刺繡作品,一針一線精美的作品透露著老塘匯的鄉土氣息。據了解,老人做的刺繡叫“塘匯刺繡”,已經被列入第二批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展館通過資源整合,在二樓還匯集了“居務社”、“市圖書分館”、“益家親”黨員先鋒站等功能,這不僅讓居民提高了辦事效率,也能讓黨員群眾就近開展鄰議事、黨員學習和休閑閱讀等。
4月14日,張美寶老人現場展示“塘匯刺繡”。
4月14日,“益家親”黨員先鋒站內,項菊世大姐正在給青年們上黨課。
4月14日,長纖塘文化展館二樓設有閱覽區,學生們正在此借閱圖書。
為工業轉型發展創新模式
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嘉興經開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打造從產業布局、結構優化、要素匯聚到集約管理為一體的綠色制造產業體系,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記者來到米開朗冰淇淋博物館,這里是意大利品牌與中國企業合作在華東地區打造的大型生產基地,同時也是集合了兩國飲食文化和產業對接的平臺。館內通過展示冰淇淋的文化、酷炫的科技設施,以及各種互動環節,可以讓消費者親身感受冰淇淋4000年的歷史。
4月14日,米開朗冰淇淋博物館的裝飾具有濃厚的意大利風情。
4月14日,工作人員在給觀眾講解生產于20世紀初的木制冰箱。
高質量發展是嘉興經開區的“硬核” ,多年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入駐,為該區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浙江科博達工業發展有限公司里,記者看到車間里干凈整潔,工人們在諸多智能化的設備上忙而有序地操作著。據悉,該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和開發區重點骨干企業,專業從事汽車零部件產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生產的產品系列涉足汽車電器與發動機部件的領域,現有產品基本為國內外主機廠定點配套。
4月14日,科博達工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同為生產汽車零部件的企業——福田采埃孚合資公司則主要生產高端輕型、重型自動變速箱項目,工廠自投產以來,生產穩定,銷售穩步攀升。在去年特殊的抗疫時期,該公司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2月6日就迅速復工,加急生產滿足客戶訂單需求,其生產的物流車、道路清障車、垃圾清運車、其他環衛車輛等產品在疫情防控及輸送緊缺物資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4月15日,福田采埃孚合資公司,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忙碌。
據了解,目前,汽車零配件產業已成為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的優勢產業,該區的高端汽車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為創建智慧高地招才引智
人才是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嘉興經開區擁有精密機械、電子信息等多種產業,對人才需求量大。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才也將目光聚焦在這片高科技企業林立的區域。浙江長三角人才大廈就座落于該區,它對促進長三角人才的溝通交流、發展合作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浙江長三角人才大廈依托嘉興獨特的區位優勢,人才大廈緊扣“服務人才”主題,圍繞盤活區域人才資源,打造“人才飛地園”;加速人才落地集聚,打造“人才擺渡站”;創新大廈共享模式,打造“人才會客廳”;集成政府市場資源,打造“人才服務社”;加強區域協調溝通,打造“人才辦事處”的五大步調,一方面提高人才落地的精準度和滿意度,另一方面,也是做好人才強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排頭兵。
4月15日,人才發展平臺手勢感應裝置,參觀者只需將一只手伸進光圈,做出相應手勢,即可操控屏幕查看蘇浙滬皖所有人才平臺的相關信息。
4月15日,浙江長三角人才大廈內,“Big Demo”項目路演正火熱開展。通過云端交流模式,讓人才項目和投資機構足不出戶也能實現零距離溝通。
2021年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據悉,今年嘉興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可比增長8%以上;確保合同外資7億美元以上,力爭8億美元;確保實到外資5億美元以上,力爭6億美元;確保市外內資80億元以上,力爭100億元;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確保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確保單位GDP能耗下降完成市下達指標。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制造強區、產城融合”四大發展戰略,推動該區“十四五”時期實現跨越式發展。
責任編輯: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