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行:升級金融服務 打通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
摘要:投放總量快速增長,信貸結構不斷優化,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杭州銀行持續加碼制造業貸款投放,服務制造強國彰顯責任擔當。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郭丁源報道 當杭州某貿易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獲得低成本授信敞口2500萬元時,杭州新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綠色通道申請到400萬元流貸解決了急切融資需求;當杭州唯強醫療駕著知識產權質押的“東風”拿到信用貸款2000萬元時,金魚集團在數字供應鏈金融的加持下實現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當麗水碧湖鎮南山村村民通過林權抵押貸款為楊梅種植帶來發展機遇時,臺州建材商戶老板老李憑借60萬元信用貸款解決流動資金問題.......
這是杭州銀行響應浙江省“融資暢通工程”過程中的一個個生動實踐。日前,杭州銀行繼去年再次榮膺年度浙江省融資暢通工程“突出貢獻獎”。通過服務制造強國、做強金融科技、引來金融活水,杭州銀行不斷升級金融服務,為民營、小微企業疏堵點、解難題,打通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
服務制造強國彰顯責任擔當
推進制造業發展,制造業信貸投放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截至 2020 年末,杭州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 422.12 億元,增速 22.8%,而這源于該行加大制造業支持力度的決心。
2020年以來,杭州銀行把支持制造業信貸投放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組建制造業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制造業金融服務聯合作業小組,出臺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多次召開推動制造業企業融資投放專題會議......該行多策并舉、不斷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水平,信貸投放保持快速增長。
受新冠疫情影響,嘉善縣一年產3000萬芯公里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全產業鏈項目的銀團貸款出現參團行審批滯后情況。
項目迫在眉睫,成團時間日趨緊迫。杭州銀行嘉興分行在獲取該信息后,及時向企業表示合作意愿,僅用了20天就完成了3億元的制造業貸款投放,以金融力量全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產業升級。
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杭州銀行亦把風險管理擺在重要位置。
堅持市場調研、行業分析在先,名單制管理在先,杭州銀行扎實開展信貸調查,科學識別和判斷信貸風險,加強貸后管理,立足長遠,穩健發展。
投放總量快速增長,信貸結構不斷優化,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杭州銀行持續加碼制造業貸款投放,服務制造強國彰顯責任擔當。
做強科技金融賦能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
自2009年成立浙江省首家科技支行以來,杭州銀行始終堅持將科技金融作為差異化發展策略。此后,該行密切關注國家產業政策,結合自身專業能力,切實加大對戰略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當杭州W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是一家處于研發階段,幾乎沒有銷售收入的初創企業的時候,杭州銀行摒棄傳統信貸評審機制,認可其芯片研發實力及知識產權價值,在信貸方案和風控措施上大膽創新,為初創期輕資產的WG科技提供了100萬元信用貸款,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以專營、專注、專業、創新“三專一創”的理念深耕科技金融服務的背后,是該行對科創類初創企業需求的潛心研究與砥礪創新。
針對科創類中小微企業生命周期不同的發展特點和核心需求,該行開發了政府風險緩釋類產品、企業現金流管控類產品、無形資產盤活類產品、多層次資本市場專屬金融服務方案、投貸聯動創新產品等五大產品序列與服務體系,基本覆蓋創新創業企業全生命周期、全資產經營、全生態環境下的金融服務需求。
截至2020年末,杭州銀行已服務科創客戶近8000戶,融資余額近300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450億元,其中95%以上的客戶為民營中小企業。
引來金融活水滴灌小微企業
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獲得感,正是“融資暢通工程”的要義所在。在杭州銀行,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越來越低,首次申請貸款變得容易起來。
疫情之下,在麗水蓮都區主營醫療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服務的吳利軍面臨著多筆貨款短期無法收回的困境,企業流動資金出現嚴重短缺。因經營時間較短、經營規模較小、無抵押物等為由,多家金融機構婉拒了他的授信申請。
這時,正在挨戶了解企業經營狀態與需求的杭州銀行客戶經理的一通電話燃起了吳利軍的解困希望。在了解到企業存在的困難后,杭州銀行麗水分行快速制定授信方案,完成了1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審批流程,并迅速完成貸款發放。
進一步加大首貸戶金融支持力度是杭州銀行破題首貸戶企業因征信數據少,難以獲得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的重要舉措。不止如此,該行還綜合運用技術手段,創新推出“云抵貸”“稅金貸”“云小貸”等多個線上產品,多元化滿足小微企業需求。在線申請、在線自動預審批、網上自助提款和還款......“智慧小微”下,金融“活水”為小微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這是杭州銀行持續深化對小微和民營企業支持的縮影。截至2020年末,該行小微貸款余額761.4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92%。
責任編輯:郭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