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CMF論壇聚焦“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探索進程”

2021-06-30 14:18 中國發展網
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 創新發展

摘要:繼承性創新、集成性創新和原始性創新構成了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學上的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特別是理論創造更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100多年來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今中國和當代世界發展認識中的一種新的理論,而這些獨創性的理論、創造性的理論更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6月16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舉行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28期),論壇第一單元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發布CMF中國宏觀經濟專題報告,報告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探索中國共產黨人如何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踐相結合,探索一條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道路,在這樣一個探索中,具體討論了三次重大歷史性突破,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成果。

論壇第二單元,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顧海良從經濟思想史的角度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對創立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所作出的貢獻。

顧海良認為,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的兩個特點:歷史自覺和理論自覺。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的發展在三個方面有重要突破。

一是繼承性的創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形成自己的理論見解。

二是集成性的創新,中國共產黨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思想和世界各國的有價值的、反映人類文明進步的經濟思想和經濟資料,以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優秀的經濟思想集合而成一個適合于當今世界的新思想。

三是原始性的創新,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特有的國情、特有的文化、歷史以及實踐形成了獨創性的理論。

所以繼承性創新、集成性創新和原始性創新構成了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學上的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特別是理論創造更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100多年來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今中國和當代世界發展認識中的一種新理論,而這些獨創性、創造性的理論更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