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計算產業發展迅速,應對變化需要“開放協同”
摘要:算力網絡需要更多的伙伴參與進來,中科曙光的理想是跟業界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支撐起中國的算力網絡。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在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中科曙光高級副總裁任京晹表示,我國有關“計算”的基礎設施加速布局,全社會對“算力”的需求非常迫切,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以及各行各業對算力應用的細分,先進計算產業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從業者需要快速應對和適應。
據了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近期在我國多個省市落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簡稱智算中心,面向人工智能場景,提供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任京晹預測,未來一兩年內,國內新一代智算中心將會如雨后春筍般產生。
“人工智能發展速度快,技術迭代快,覆蓋面廣。”任京晹分析認為,人工智能內部算力相關的技術流派更多,提供算力輸出的核心部件更多,因此算力之間的協同仍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
任京晹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做好計算服務的意義重大,這也是“技術活”。“這項工作沒有那么簡單。”他說,不同的算力資源的互聯互通和調度,需要緊密協同。
任京晹解釋,以往的算力基礎設施的用戶往往也是能夠解決部分問題的專家,與之不同,智算基礎設施的應用企業和業主不一定具備相關的專業能力,所以需要特別強調后期的服務。
“從算力整體發展面臨的問題看,需要開放協同的創新體系。”任京晹表示,中科曙光一方面延展自身能力,另一方面正在與產業界上下游的伙伴攜手,共同完成全產業鏈的布局。“計算、云、IDC、大數據等共同構成先進計算的底座和新基建數字基礎設施的核心,將它們全部做好,光靠中科曙光自己不行,必須與業界的伙伴們一起同行,最終還要跟用戶一起協同,共同面對新的挑戰。”
任京晹進一步分析,智算中心建設不能夠高高在上,價格需要“親民”。他介紹,智算中心的大量使用者來自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孵化型企業,因此價格要努力向平民化、普及化發展。
“算力網絡需要更多的伙伴參與進來,中科曙光的理想是跟業界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支撐起中國的算力網絡。”任京晹特別強調協同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