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衢州余東、大陳兩個鄉村社區項目列入國際未來社區試點

2021-10-11 13:43 中國發展網 白雪
未來社區 鄉村振興 可持續發展

摘要:SUC標準全稱“可持續城市與社區標準”,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下,第一個由中國與聯合國機構共同倡議發起的人居可持續發展國際最高標準。該標準由聯合國環境署主編,聯合國人居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辦公廳及國內外十余個機構的專家共同參編,旨在重點指導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地方政府率先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水平建設以人為核心的未來城市與創新社區。經2019年全國“兩會”提案及國務院辦公廳備案,SUC標準的在華推廣應用工作由住建部牽頭支持。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白雪 

近日 ,“SUC聯合國可持續社區標準試點項目”授牌儀式在衢州舉行,先后于今年4月和5月列入SUC標準試點的衢州柯城“余東鄉村未來社區”、江山“大陳鄉村未來社區”由此吹響接續創建“國際未來社區”的號角。至此,繼禮賢社區、鹿鳴社區、衢江蓮花、龍游溪口在2019年下半年第一批列入SUC標準試點后,衢州市已有6個城鄉社區項目先后啟動國際未來社區試點創建,按照鄉村未來社區指標和聯合國SUC社區標準開展“雙試點”。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主席、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李兵弟和聯合國SUC標準編委、SUC項目執行主任李響共同為余東、大陳社區授牌。來自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天津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上海交大、山東大學等數十個機構的專家出席見證了本次授牌儀式。

QQ20211009-110105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主席李兵弟和聯合國SUC標準編委李響為試點社區授牌

SUC標準全稱“可持續城市與社區標準”,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下,第一個由中國與聯合國機構共同倡議發起的人居可持續發展國際最高標準。該標準由聯合國環境署主編,聯合國人居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辦公廳及國內外十余個機構的專家共同參編,旨在重點指導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地方政府率先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水平建設以人為核心的未來城市與創新社區。經2019年全國“兩會”提案及國務院辦公廳備案,SUC標準的在華推廣應用工作由住建部牽頭支持。

作為該標準的中國實施機構,SUC(北京)項目管理中心已累計為深圳鹽田、陜西延安、浙江衢州、廣東湛江、湖南岳陽、長沙天心等SUC試點城市和社區提供可持續發展指標與戰略規劃編制,并為杭州市、深圳市、昆明市等多個SUC伙伴城市提供國際化的可持續發展咨詢與推廣服務,眾多項目創新成果受到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

QQ20211009-110123 

QQ20211009-110137

2019年3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啟動“未來社區”試點工作,SUC標準即被列為浙江省發改委列入未來社區試點“三大價值坐標”的重要內容在全省推廣。同期,在全省率先開展“未來社區”試點的衢州市,也正式確定將SUC項目管理中心作為衢州全市城鄉“未來社區”試點的全過程咨詢機構和試點標準編制機構,全面引入SUC標準、高質量推進未來社區“國際國內雙試點、雙認定”工作。經過兩年多的率先試點建設,在2021年2月浙江省未來社區試點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袁家軍對衢州對標SUC國際標準開展未來社區建設工作予以高度評價,并就此明確表態“把握得非常精準,大方向完全正確”,由此推動衢州市“國際未來社區”試點創建工作進入新階段。

QQ20211009-110154 

聯合國SUC標準編委、SUC項目執行主任李響致辭

作為衢州未來社區試點的“總咨詢師”和衢州鄉村未來社區創建標準的編制人,聯合國SUC標準編委、SUC項目執行主任李響在授牌儀式致辭中表示,衢州的鄉村未來社區試點一直堅持“國內國際雙試點”的高標準導向和“五個三”的核心要義,注重打造社區的鄉土味、鄉親味和鄉愁味。 在下一階段的鄉村國際未來社區的試點建設中,要尤其關注“主題社區”的營造,要深度發掘社區特有的鄉土文化并從中尋找鄉村振興的力量,以此形成社區的共同愿景、精神特質和共建共治的發力點”。

本次列入國際試點的柯城區余東村就是“全國十大農民畫村”之一,而江山大陳村更被譽為“中國村歌發祥地”,鄉土文化特色鮮明。 

在余東,農房院墻上的農民畫將村莊裝點得別具一格,中國鄉村美術館也坐落與此,畫在村中,人在畫中。原有的老房子被“微改造”為咖啡屋、農耕館、竹編館。畫龍點睛的“微改造”,不僅保持了鄉村的“鄉土味、鄉親味、鄉愁味”,也完善了村莊公共服務功能,提供了鄉村創新創業的空間和休閑場所。

QQ20211009-110205

“農民畫是余東鄉村未來社區最大的特色”,余東村書記余斌說,“我們今年又有7名‘歸鄉人’回到村里創業生活,農民畫讓村子更有吸引力了。” 通過鄉村未來社區建設,余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原鄉人從“傳統農民”轉型為新時代畫家、畫匠。白天扛鋤頭,晚上提筆頭’,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創作,畫出了當地一道特別的風景。”

QQ20211009-110215 

在大陳,“村歌”成為治村的“法寶”,也是鄉村未來社區建設的“根魂”。 大陳村借助村歌文化的疊加效應,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去年一年,大陳村接待游客達33萬人,帶動周邊旅游產業創收1200萬元,過夜游客大幅增加,點亮了鄉村“夜經濟”。同時,大陳鄉村未來社區,融合村歌經濟和村莊發展,凸顯古村新韻、挖掘古村文化,吸引更多在外游子和年輕人回到家鄉、建設家鄉。

大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汪衍君說“大陳的未來,將是一個物質和精神‘雙豐收’的幸福鄉村:生活更加舒適便利、鄰里更加和睦融洽、治理更加智慧智能、發展更加充滿活力”。

據悉,今年上半年以來,余東社區已經全面啟動“鄉村國際未來社區”指標體系和建設指南的編制工作,預計將于近一兩月正式發布。大陳社區的國際化試點籌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推進,近期有望正式啟動其國際試點計劃。

責任編輯:白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