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營商環境優化6項指標成為全國標桿
摘要:據介紹,沈陽市在80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19位,連續兩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標桿城市,是全國進步速度最快的14個城市之一,其中營商便利度得分82.38分,比上一年度提高10.4個百分位,成為全國12個提高10個百分位以上的城市之一;辦理建筑許可、招標投標、執行合同、辦理破產、保護中小投資者、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6個指標成為全國標桿。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汪險峰報道: 10月12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在國家上半年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沈陽市有6個指標成為全國標桿,連續兩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標桿城市。
據沈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松林介紹,近年來,沈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營商環境,“只提交一次材料”等改革舉措已成為沈陽市政務服務新名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截至9月底,沈陽市實有市場主體99.6萬戶,同比增長9.1%,其中民營經濟市場主體95.8萬戶,同比增長9.3%,占市場主體總量96.2%;沈陽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96個,同比增長40.6%。
據介紹,沈陽市在80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19位,連續兩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標桿城市,是全國進步速度最快的14個城市之一,其中營商便利度得分82.38分,比上一年度提高10.4個百分位,成為全國12個提高10個百分位以上的城市之一;辦理建筑許可、招標投標、執行合同、辦理破產、保護中小投資者、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6個指標成為全國標桿。
沈陽打造辦事方便的政務環境,推動“線上辦”,以“只提交一次材料”為主線,聚合服務能力、強化數據驅動、深度流程再造,大力推動“價值觀+一網通辦”改革,依托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全程電子化”能力支撐,為企業群眾提供統一的線上政務服務門戶。
同時,沈陽打造成本競爭力強的市場要素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上半年,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3.12萬戶,減免稅額11.34億元,政策惠及面達100%。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1月至7月,兩步申報應用率排名全國第10位。創建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新增開通沈陽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通道,2021年已開行中歐班列322列,位列東北第一。
李松林表示,未來沈陽將聚焦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一碼通城”,打造更多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應用場景,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在線政務服務能力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同時將創造更多拴心留人條件,用環境、事業、待遇、感情留住人才,使沈陽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