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的中國道路
摘要:《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的中國道路》一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科學揭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規律性,而且向世人科學闡釋了科學治理食品安全風險的中國道路,較好地回答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的內在規律和制度優勢等重大問題。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由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與尹世久教授、牛亮云博士等為主的研究團隊歷時四年著撰而成的《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的中國道路》日前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該書全景式地展現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品數量供給和質量安全的歷史演變與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科學闡釋了新中國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食品安全風險整體治理、系統治理、科學治理方面所進行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在理論上科學總結了中國特色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的寶貴經驗。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謝明勇教授等業內人士認為,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全面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工作的歷史進程、重大成就與歷史經驗的著作。
食品安全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公共社會問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均無法獨善其身。但由于國情的差異,在涉及人口如此之多、對國計民生影響力如此之巨、治理難度如此之大的中國推進食品安全風險治理更有其特殊性。在黨的領導下,依靠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不僅實現了糧食供給從長期短缺到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再到實現總量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跨越,而且保障了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從新中國成立初較為低下的狀態持續提升到現在穩居世界中上等狀態,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食品安全風險治理是歷史性、世界性和時代性難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教授認為,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涉及人口如此之多、對國計民生影響力如此之巨、治理難度如此之大的食品安全風險治理上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其中必定具有內在的規律性,同時也彰顯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妒称钒踩L險治理的中國道路》一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科學揭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規律性,而且向世人科學闡釋了科學治理食品安全風險的中國道路,較好地回答了中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的內在規律和制度優勢等重大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教授認為,吳林海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在科學闡述時代賦予的食品安全研究這個重大的理論議題上作出了重要貢獻。《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的中國道路》就是該研究團隊多年持之以恒地研究食品安全所形成的一個標志性成果。同時,陳衛也期盼研究團隊以該書的出版為契機,更高水平地闡述食品安全風險治理這個重大的理論議題,推動我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理論體系的發展。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