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海松資本贊助北京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校企聯手培育高精尖人才

2022-07-06 14:38 中國發展網
科技創新 就業創業 創業創新 北京理工大學

摘要:海松資本創始人、CEO陳立光代表海松資本向北京理工大學捐贈1000萬元,用于支持母校承辦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以及其他學校發展建設工作。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近日,海松資本創始人、CEO陳立光代表海松資本向北京理工大學捐贈1000萬元,用于支持母校承辦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以及其他學校發展建設工作。

據悉,海松資本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關于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鼓勵發展天使、創業投資,更好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作用的規劃的號召。海松資本的投資方向與高校在創新創業領域的工作理念深度契合,充分發揮企業優勢,通過捐贈為學生、學校及行業帶來更多機遇。

此次,海松資本攜手北理工以創新賽事為錨點,以科技發展為驅動力,雙方充分進行資源整合將學校內的科技優勢、學科優勢,把比賽辦成一場更加務實、落地轉化性強、可跟蹤的科技盛典,海松則通過多種方式,包括專家資源、評委資源、項目驗證、項目投資等,為本次中國大學生創業競賽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圖片1

海松資本作為一家扎根于中國、致力于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硬核科技產業發展助力的企業,通過帶動資本力量和持續創業的經驗總結,以及多年在海內外構建的深厚產業資源和行業認知,為這些優秀的人才賦能,幫助他們用科學技術創造更多價值,令他們逐步成長為明日的國之棟梁、國之重器。

“本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競賽的舉行恰如其時,是一項有很使命感、很有意義的全國性活動。”陳立光表示,“在當下社會劇烈的挑戰和社會變革面前,我們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們,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及早和積極地參與到當下波瀾壯闊的社會大變革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去體會創業的酸甜苦辣、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淚水,去體驗這種創業的成就感和社會意義,去失敗,去成長,從而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圖片2

從社會企業角度來看,企業只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跟緊時代趨勢才能在時代浪潮下永葆活力。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興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推動國際生產和貿易體系加快重構,全球產業鏈呈現出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的新趨勢。當今世界面臨著一系列復雜的、巨大的挑戰,如何發展國內的科技基礎設施,如何提高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如何實現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等都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

我國科技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依舊是我們最大的命門,人才是解決好我國目前“卡脖子”問題的關鍵。

圖片3

國以才立,政以才興,業以才興。“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抓人才就是抓創新發展”“擁有怎樣的人才決定國家的未來”,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優質的人才培養是社會層面的重要任務。從教育緯度來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到來賦予了創新創業教育新的內涵,同時也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在課程體系、實踐活動、組織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仍面臨脫離于專業教育的現實困境。在強調自主創新的新發展格局下,亟須進一步明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發展現狀,找準二者融合的切入點。理論結合實踐才能將“學以致用”,為國家、社會和世界創造出更多可能。

對于國內高等院校來說,高校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師資隊伍、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以外,也更注重學生在社會實踐領域的能力培養和機遇創造。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表示:“高校需要企業以資金、智力、技術等領域扶持與幫助,才能更好地以市場需求培育高精尖人才,以企業需求供應專業人才。校企聯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是符合當下國內現代化教育體系建立、適應經濟戰略調整、企業結構轉型的未來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