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普華永道在進博會上發布氣象數據估值系列白皮書

2022-11-09 17:29 中國發展網
進博會 普華永道 氣象

摘要:數字經濟與低碳經濟作為全新的經濟形態,在帶動各行業領域新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正在對實體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在第五屆進博會上,普華永道與貴州省氣象信息中心、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聯合發布《氣象數據估值系列白皮書之一:解鎖氣象數據價值新方程》。

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立鈞、普華永道中國并購交易服務合伙人及貴陽主管合伙人陳春、普華永道中國并購交易服務合伙人詹睿、普華永道中國并購交易服務合伙人張平平、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董事陳蔚、總經理葉玉婷、貴州省氣象局湯天然等應邀出席發布儀式。

在建設數字中國、美麗中國的總體戰略前提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推動當前時代快速變革前行的新引擎。數字經濟與低碳經濟作為全新的經濟形態,在帶動各行業領域新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正在對實體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及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立鈞表示,白皮書通過剖析氣象數據價值特征,探索氣象數據應用場景,并解鎖氣象數據價值新方程,從時間和空間等維度詮釋氣象數據的價值,從而推進探索氣象數據有序、安全、高質、高效的流通交易體系,釋放氣象數據高價值潛力,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董事陳蔚在發布會上表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首發了包括氣象數據在內的系列行業數據專區,氣象專區經過半年運營,已完成600余萬元交易額,為氣象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優質的交易環境和載體。優化規范了氣象數據交易流程,在保護供需雙方利益的同時,促進交易過程更加安全合規、方便快捷。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將持續構建氣象數據“供給-中介-需求-流通交易”產業生態體系,積極推動氣象數據價值釋放的制度及理論基礎建設。挖掘氣象數據應用場景,培育氣象數據市場價值意識及交易習慣,激發氣象數據流通交易市場潛能。

《解鎖氣象數據價值新方程》為全面完善氣象數據資產的定義分類,將氣象數據資產劃分為基礎型數據資產及服務型數據資產,并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原始數據、產品數據、預報數據和服務數據。

普華永道中國并購交易服務合伙人及貴陽主管合伙人陳春表示,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對生命、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威脅,這對氣象數據的廣泛收集和高效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人工智能、移動通信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氣象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促進了氣象服務在多個行業領域的成功應用,氣象服務的范圍也從傳統的天氣預報向著精細化、專業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商業價值不斷提升,行業規??焖侔l展。

不同觀測頻率與觀測重點的氣象數據,經過處理后形成了預警、預報、氣象指引等不同形式的氣象數據產品。氣象災害預警類數據可以服務于城市管理,尤其是為建設韌性城市,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強化數字技術在應對氣候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應對中的運用,全面提升預警和應急處理能力。氣象數據企業以上述數據產品為基礎,通過高時效性、可視化、格點化的數據服務,滿足農業、電力、新能源、零售、保險、交通等領域客戶的不同需求。

普華永道中國并購交易服務合伙人張平平提到,對于農業生產、傳統電力、交通運輸等易受極端氣候條件影響的行業而言,準確和及時的氣象預測有效減弱甚至部分規避了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避免企業損失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零售行業而言,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氣象數據在推動經濟效率提高、催生新型產品和服務供給、引導消費擴容提質、帶動經濟增長等方面的效益越發明顯。

對數據資產的價值進行量化評估是數據要素市場交易流通定價的基本前提,是數據資產化階段中價值管理的關鍵環節?!督怄i氣象數據價值新方程》著眼于氣象數據本身,在深度挖掘其價值特征及驅動因素的基礎上,提出與數據資產發展階段相呼應的動態估值框架,從宏觀和微觀層面解讀氣象數據內在價值的新方程,以期為資產化階段的氣象數據要素交易流通定價工作提供有效參考,促進氣象數據資產的增值與流通,實現數據資產最優配置與發揮最大價值的目標。

普華永道中國并購交易服務合伙人詹睿表示:隨著政策的推動和氣象技術的日益成熟,商業氣象服務的價值逐漸被挖掘。氣象數據價值新方程的有效性依賴于有序市場的基本前提,建立一套有序市場交易定價機制迫在眉睫,只有這樣市場交易的動力和估值定價的創新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引導和支持,不斷優化數據資產市場循環體系的形成。

圖片1

貴州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副科長湯天然表示,以氣象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氣象服務,可以廣泛賦能幾乎各行各業的各個環節,助力其趨利避害、降本增利、提質增效。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政策背景下,也為氣象數據釋放高價值潛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從機遇層面來看,氣象數據規模化的供需關系,極高的使用價值,造就了氣象數據在流通上是具有活力的要素;而我國氣象事業的技術能力沉淀,也為氣象數據提供了優質的供給保障;另外,全球以及國內幾十年的商業氣象服務,也為進一步激活氣象數據要素價值潛能提供了市場環境。但是,包括盜版數商、黑市交易、數據通脹、價格內卷等亂象的存在,以及管理、治理等能力體系的不足,也給大規模的供需關系轉化為大規模的經濟效益帶來了挑戰。因此在新階段,有必要針對問題癥結,逐步研究措施對策,優化管理、治理、能力、市場等基礎工作,以優質的體系來支撐氣象數據釋放高價值潛能。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長期踐行者,普華永道一直在數字經濟——數據資產化研究領域砥礪前行。在下一系列中,普華永道將重點圍繞“構建氣象數據生態”,逐一盤點掣肘當前氣象數據交易流通的因素,并從加快數字監管領域立法,明確數據產權歸屬,規范數據使用規則,加強數據安全保障,強化數據產權及隱私保護等方面提出建議。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