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摘要:金蜜蜂啟動《中國企業ESG推進之道》研究暨系列叢書項目,希望總結中國企業ESG管理模式,彰顯企業ESG領域的軟實力,傳播企業在ESG典范方面的形象。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第五屆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1日上午在線上舉行,再次為促進學術界和企業之間關于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的交流,搭建起專業的產學研交流平臺。
圍繞近年中國和國際上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發展、CSR理論研究及企業實踐,以及ESG熱點議題和趨勢,各位與會代表通過社會責任的學術前瞻研究、高校企業社會責任教育方法、企業內部社會責任創新實踐進行了分析、總結和展望?!吨袊髽IESG推進之道》叢書啟動儀式在此間舉行。
本次研討會由金蜜蜂智庫主辦,瑞典駐華大使館企業社會責任中心、華中科技大學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聯合主辦。通過多個平臺全程直播,當日線上直播觀看量逾12萬人次。
華中科技大學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院執行院長、社會學院副院長劉成斌院長分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當中,學術界和企業界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產學研的交流和對話對中國式現代化將產生更大的建設合力,本屆學術研討會將成為一個專業載體,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傳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與發展。
在開幕式致辭中,瑞典駐華大使館企業社會責任中心負責人Linn Engvall分享了學術界和研究界對瑞典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的關鍵作用。
多年來,環境和社會問題成為瑞典企業發展的重點關注領域。她通過碳中和和環保包裝材料、可持續發展納入高校人才培養課程等方面,對瑞典可持續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金蜜蜂智庫首席專家殷格非表示,全球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沒有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步伐。
他對近三年在社會責任管理、研究和推廣方面的進展進行了簡要介紹:首先,2020-2022年,金蜜蜂承擔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之道”的研究課題順利完成結題。其次,金蜜蜂參與研制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國家標準,GB39604《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于2020年10月14日由國家標準委和市場監管總局頒布。最后,今年計劃啟動“中國企業ESG管理之道”項目,誠邀更多學術界、專家和企業參與到這項研究中來。
在主題發言環節,來自國內的兩位學者以全球CSR學術研究與責任教育前瞻為主題,分享了不同語境下CSR研究和教育的特點和趨勢。
聯合國責任管理教育原則倡議組織全球委員、國際生態發展聯盟共同理事長、責任管理教育中國學術委員會首任主席黃海峰以“責任管理教育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為主題,介紹了責任管理教育對于CSR方面的推動,通過責任管理教育的國際背景,重點分析了六項責任管理教育原則,以及未來中國向包容經濟、綠色經濟轉型。
他表示,中國企業發展正在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過去的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逐漸向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轉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責任作為重要的企業文化血脈,可以支撐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加入商業向善的洪流,只有商業向善才能使得企業基業長青。
學術界在研究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離不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案例,目前多所大學設立工商業研究案例中心,對多個企業的案例進行研究。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研究員段志蓉以“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案例開發及教學應用”為主題,對企業社會責任案例的社會屬性特點以及在課程當中的應用價值和未來企業社會責任案例的發展趨勢的多樣性和跨學科應用方面進行了介紹。
她表示,企業社會責任最初是企業外延的責任,并不是企業核心責任,但是現在案例圍繞企業側進行,已經逐漸進入決策的核心議題,并與時事緊密結合,通過總結,將給同行、更廣泛的商界以及社會以啟發。
在“新時代 新篇章”的引領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是在結合已有其他國家現代化的基礎上,更基于中國的國情和中國特色。
在學界論道環節,與會代表交流探討了面向未來企業可以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發揮哪些作用,以及有哪些實踐路徑和具體發展方法。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從共同富裕角度,解讀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底層邏輯與創新方向。他從共同富裕的歷史傳統和思想基礎,談到了企業社會責任的社會基礎,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特別是提出共益企業的概念和企業科技創新的歷史發展方向。
陳勁認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創新,把創新創造作為社會責任的內容,讓全體人民參與創新、分享創新經驗和共享創新成果。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雷明從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分析了生態鄉村建設的必要性和企業參與方式,并且對全社會作出了號召。
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涉及廣大的農村地區和億萬人民,需要生態鄉村。生態鄉村的建設需要引入ESG角度來推進和分析,企業的參與也將帶來新的思維和模式,企業家能夠以ESG影響力投資,以責任投資的方式更多介入到生態鄉村建設活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社會建設研究院首席專家趙延東以“科技創新的倫理與社會責任”為主題,從負責任的研究創新體系結合調查數據,對目前公眾參與科技創新和倫理責任對話的意愿增強但是數字和渠道不夠暢通等角度,闡述了目前加強科技創新倫理建設的問題,特別是倫理教育的人才不足等方面。
趙延東最后提出科技向善和加強企業社會科技創新倫理建設的意見,建議把創新的倫理責任和社會責任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設結合起來,更好地保障企業的創新發展。
西交利物浦大學國際商學院責任與可持續商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PRME中國可持續管理教育圓桌會議召集人曹瑄瑋,分享和介紹了歐盟2040鄉村振興遠景規劃的特點及其帶來的啟示。
他從歐盟的2040鄉村振興愿景規劃入手,分析了歐盟鄉村目前面臨的問題,對政策目標、體系等做了分析。
他認為歐盟鄉村振興遠景規劃是把人置于中心的工作需求,目標是把鄉村鄉鎮建設成為非常有活力的商業和社會責任的中心,減少鄉村區域之間的收入差距和不平等,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進行數字化和綠色化的轉型。
學界為企業社會責任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的同時,各個企業也在積極踐行理論,不斷完善理論,形成有特色的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和具體道路。
本次“業界論道”主題論壇系統梳理和總結社會責任領先企業的管理特點和經驗,通過愿景驅動、初心引領、公共溝通驅動三個維度,為更多企業推進社會責任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中交集團黨委工作部(企業文化部)副部長蔣筱江,對中交集團的愿景驅動型社會責任管理的由來、內涵實質和企業實踐做了介紹。
她表示,中交集團懷揣著“讓世界更暢通,讓城市更宜居,讓企業更美好”的企業愿景致力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同時,將社會責任全面融入到戰略、管理和市場運營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愿景驅動型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接下來,重點要在境內外將社會責任管理和實踐統一納入到“中交助夢”行動中,傾力打造“中交助夢”責任品牌。
中國三峽集團社會責任辦(公益基金會)綜合處處長吳冬,通過六個角度分享了三峽集團如何打造初心引領型社會責任管理。
他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三峽集團堅持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攜手各方參與,搭建機制保障,堅持透明溝通,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和國內領先的生態環保企業。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善用核能力量,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介紹了企業自身立足國家雙碳目標,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通過核能發電、核能供暖、核能供汽、生產醫用同位素等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久久為功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品牌活動“魅力之光”、打造雙C萌寵團卡通形象等的公眾溝通的良好實踐,并系統講述了公司3C公眾溝通模式升級擴展的發展脈絡,獲得與會嘉賓的一致好評,認為體現了中國實力、展示了中國特色,提供了中國方案。
論壇期間,《中國企業ESG推進之道》叢書啟動儀式舉行。
今年以來,中國ESG主流化進程加速前行,各類ESG相關標準、研究報告、ESG峰會、論壇和研討會,都在給炙熱的ESG加油升溫。ESG競爭力正在成為全球經濟新一輪競爭合作的重要內涵,也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
在此背景下,金蜜蜂啟動《中國企業ESG推進之道》研究暨系列叢書項目,希望總結中國企業ESG管理模式,彰顯企業ESG領域的軟實力,傳播企業在ESG典范方面的形象。
具體實施研究出版的步驟包括基礎研究、調研訪談、報告撰寫、專家研討、書籍出版、成果發布推廣,也誠邀各界人士共同參與,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ESG的建設作出貢獻。
本次研討會為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之間搭建了一個良好高效的溝通平臺,兼具科學性和前沿性、實踐性和具體性、綜合性和多元性,對于進一步完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