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以科技強基賦能,以創新驅動發展

——電力建設科技創新專題論壇聚焦中國電力建設領域科技創新動能

2023-06-25 11:31 中國發展網 白雪
科技創新 信息化 新型電力系統

摘要:新時代十年以來,我國能源電力行業攻堅克難、奮發進取,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加快推動電力產業轉型升級,既是推動能源高效發展運營,更是我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白雪 崔立勇

近年來,電力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與推廣應用、首臺套等示范工程極大地推動了電力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徐繼林在近日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主辦的中國電力建設發展大會“電力建設科技創新專題論壇”上表示:“新時代十年以來,我國能源電力行業攻堅克難、奮發進取,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加快推動電力產業轉型升級,既是推動能源高效發展運營,更是我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

隨著電力產業規模擴大,徐繼林認為,首先要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統籌擴展戰略性優勢產業,加快風電光伏技術迭代研發,加快突破一批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加強關鍵技術裝備終端和成果示范應用。其次,加快電力建設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推動數據技術賦能傳統產業企業,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變成新機遇的戰略過程。

他建議,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要發揮平臺紐帶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推動數字化建造,進一步推動行業創新實踐。與此同時,要加快推進能源電力標準化工作。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集合了一批優秀的會員單位,具有良好基礎,希望做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領頭羊,提升中國標準的海外影響力。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原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謝秋野通過對世界能源轉型趨勢和俄烏沖突引發的歐盟能源危機的分析認為,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各國把能源安全和實現自主可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發展成為大趨勢,對我國能源安全和轉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他表示,我國煤電正由傳統提供電力、電量的主體性電源,向基保障性、系統調節性和應急備用電源轉變,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支撐保障。

謝秋野認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必須實現電力系統的“四大轉變”,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和傳統電力系統相比,新型電力系統在功能定位、供給結構、系統形態、系統格局等方面將發生深刻變化。新型電力系統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為主線任務,決定了其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電力電子化的固有“雙高”技術特征,需要大量的調節性資源。他認為一定時期內煤電仍然是技術經濟最優的調節性電源,并分析了煤電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新功能、新定位和新使命。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提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三步走”發展路徑,即以2030年、2045年、2060年為重要時間節點,分為“加速轉型期”“總體形成期”和“鞏固完善期”。

謝秋野指出,近中期煤電要充分發揮能源電力保供的“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中長期煤電將向基礎保障性+系統調節性過渡;最終轉變為系統調節性+應急備用電源,成為以裝機支撐為主、發電為輔的新型電力系統運行的“關鍵支撐力量”。力爭做到“十四五”煤電增容增量,“十五五”控容控量,2030年以后控容減量,同時要合理優化布局建設基地配套煤電、區域支撐煤電和存量替代煤電。

責任編輯:白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