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凸顯三大關鍵詞:快,融,富

2023-07-26 16:42 中國發展網
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延慶 河北張家口 文化旅游

摘要: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推動和北京、河北的共同努力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駛入了“快車道”,各項建設任務高質高效推進,已成為造福人民、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新動能、新廊道。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從元世祖忽必烈時起,每年春秋兩季,皇帝都要穿越燕山南北,跋涉千里,北巡上都再南返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正藍旗和北京。在延續百年的這種捺缽制度中,北京延慶區和河北張家口市是必經之地。

日前,在北京延慶舉行的第三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論壇上,張家口和延慶的文物專家共同發布了“京張文物游徑——捺缽西路探秘之旅”,串聯起沿線的八達嶺、古崖居、雞鳴驛、大境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邀請游客走入山水勝跡,感受古道風采。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副院長蔣依依說,這條線路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知名景點,游客特別年輕人可以在這條線路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親身感受文化。

正如捺缽西路探秘之旅一樣,越來越多的文旅產品和活動不斷涌現出來,將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扎扎實實地支撐起來。記者從第三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論壇獲悉,通過體育牽引、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已經取得累累碩果。

關鍵詞一:快

在第三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論壇上,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二級巡視員梅山表示,今年5月,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協調推進工作機制聯席會議召開。此次聯席會議強調,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牢牢把握區域協調發展這個根本問題,強化整體思維、系統思維。

如今,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已經成為筑牢首都生態屏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

將目光拉回到2021年初,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的重要指示,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注入了全新內涵。

2022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規劃范圍包括北京市7個市轄區和張家口市10個區(縣),輻射北京市和張家口市全域范圍。規劃提出,到2025年區域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布局、產品供給及高質量產業發展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全面形成。

2022年5月,三部門辦公廳又聯合印發《2022年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工作要點》,明確年度工作任務。

不難發現,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腳步扎實,速度持續加快。

2022年8月,為協調解決重大活動舉辦、區域品牌宣傳、跨區域項目建設等方面問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協調推進工作機制”正式建立。

2023年5月,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簽署《共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戰略合作協議》,兩地在五個方面達成合作協議,將把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共同建設成環境優美的旅游帶、產業集聚的經濟帶和融合發展的示范帶。

北京市和河北省也持續推動本區域內規劃設計和項目建設落地落實。北京市印發《2022年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工作要點任務分工》。河北省委、省政府印發《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規劃》。北京市延慶區發布三年行動計劃。張家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工作方案,明確17項任務。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推動和北京、河北的共同努力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駛入了“快車道”,各項建設任務高質高效推進,已成為造福人民、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經濟新動能、新廊道。

關鍵詞二:融

融,是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的關鍵和主題。

北京和張家口歷史源遠流長、文化一脈相承,屬同一自然生態系統,自古以來就有著十分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隨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北京和張家口聯系日益緊密,交通、產業、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入。

延慶區委副書記、區長葉大華在第三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論壇上表示,作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和“三核引領”中的重要一核,近年來延慶區立足功能定位,發揮京張廊道優勢,對內聯動長城、世園、冬奧三張“金名片”,對外聯通烏(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大(山西省大同市)張(河北省張家口市)三地“朋友圈”,努力當好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葉大華介紹,延慶區以規劃為引領,制定了建設國際滑雪度假旅游勝地、戶外運動城市等系列行動計劃,分解制定近百項工作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的規劃體系,為延慶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制定了任務書、時間表。同時,延慶區立足冬奧遺產資源優勢互補,與張家口共建京張奧運場館聯盟、京張區域品牌賽事目錄,深入推進冬奧遺產資源在體育、文化旅游多產業中融合發展。自冬奧會申奧成功到2022年底,接待冰雪旅游和冰雪運動游客超千萬人次,冰雪體育旅游收入超10億元。

葉大華特別強調“融”的重要意義。他說,互聯互通聚合力,共建共享創未來,延慶以建設高質量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為目標,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中務實合作,要素聯動,優勢互補,融合協同。

梅山坦言,跨區域的旅游發展和合作,長期以來一直是部門和地方在積極破解的難題。在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中,可以欣喜地看到,多地區的參與共同擴大了“朋友圈”,在區域內部配置資源,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蔣依依表示,觀察過去幾年走過的路就可以發現,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在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實現了非常好的橫向協同,打破了區域間的界限,形成了發展的共同體。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英杰表示,盡管存在條塊,但是在相關機制的幫助下,北京、河北等地方很好地解決了區域協同中遇到的問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前景燦爛。

在北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書平看來,融合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他表示,在政府的引領下,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和協會之間、企業和各個經濟組織之間實現深度良性協同,發展更加有力。

河北旅投集團張家口崇禮翠云山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規劃發展中心總監姚世豪表示,與北京市合作發展,給張家口的冰雪旅游帶來了更多的路徑和更大的機遇,通過聯合推廣、共同營銷的方式,兩地的冰雪旅游產品“打包”在市場上亮相。他分析,信息和技術的共享共建,也將促進區域協同可持續發展。

“加快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篇章。”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斌眼中的融合更加寬廣。

關鍵詞三:富

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正在成為深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特色產業帶和富民示范帶。

“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讓老百姓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這樣發展才有真正的潛力。”在第三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論壇上,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強調。

抓好體育賽事謀劃實施,挖掘特色文化,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推動體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資源“動”了起來,文化“活”了起來,旅游“熱”了起來。

在張家口,2022年實施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重點項目139個,全年完成投資180.44億元。共發布118項賽事活動,推出20條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接待國內游客3068.7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51.74億元。今年,張家口的雄心壯志躍然紙上——計劃承辦舉辦各類賽事活動175項、4000余場次,力爭接待游客超8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00億元以上。

在延慶,2022年冰雪歡樂季共接待游客228.7萬人次,同比增長29.1%。2023年“五一”假期,延慶共接待游客103.8萬人次,占北京市鄉村游接待游客總數的43.9%;旅游收入1.1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延慶鄉村游的人數和收入持續領跑北京全市。

正是看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推動作用及關系千家萬戶的富民實效,更多地方開始學習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的經驗。

在此次論壇上,大同市副市長翟永清表示,大同整合旅游資源,實現差異化發展,也要搭上搭乘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這趟快車。

烏蘭察布市副市長方澤表示,烏蘭察布是距離北京最近的草原城市,烏蘭察布將充分運用自身的生態稟賦、區域優勢和人文資源,在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整體框架下主動融入,進一步深化合作。

“實現共同富裕”,梅山強調,北京和張家口加強區域聯動,實現錯位發展,無論是產業轉型還是產業布局,都不是其中一個地方自己的事情,“大家坐在一起共同發展,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