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中國能源環境高峰論壇暨國家和北京市重大項目研討交流會聚焦綠色生態示范引領
摘要:近日,第16屆中國能源環境高峰論壇暨國家和北京市重大項目研討交流會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功召開,論壇圍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系研究》、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研究》、中國綠色生態促進153活動進行研討交流。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白雪報道 近日,第16屆中國能源環境高峰論壇暨國家和北京市重大項目研討交流會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功召開,論壇圍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系研究》、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研究》、中國綠色生態促進153活動進行研討交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致辭,副校長王強主持開幕式和重大項目報告,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林智欽發布重大項目在權威刊物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
會議現場
據了解,中國綠色生態促進153活動是指從2022年“峰會”設立15周年起5年內,在組織機構、研究基地和促進人物等3個方面實施3個15促進保障工程:聯合15家以上各級各類綠色生態促進組織,攜手省部級、國家級綠色生態重大項目,在綠色生態領域選擇15個以上行業,聯合制定中國綠色生態研究基地示范發展評定標準,并從中遴選15位以上綠色生態促進人物正式對外發布,以促進中國能源環境“新百千萬萬”活動上新臺階,豐富國民經濟社會“十四五”規劃提出、黨的二十大重申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思想,為促進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在致辭中指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高度重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系和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研究,為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和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了系列支持。今后學校繼續將綠色生態研究作為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學校將加強綠色生態學科建設,與合作伙伴共同推進中國能源環境研究中心的建設,構建綠色生態行業度量標準,推進中國綠色生態促進153活動的實施,促進中國綠色生態示范發展。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副校長王強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林智欽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林智欽發布重大項目在權威刊物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他在報告中強調,上述兩項重大項目一脈相承,要在已經對外公開發表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系研究》研究報告的框架內,深化研究,聚焦一線三論八觀創新引領未來,深入探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系,構建綠色生態評價指標體系及其8大關鍵領域的實踐創新,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施中國綠色生態促進153活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學術創新、學科建設、文化傳承、示范引領、人才培養、成果宣傳推廣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林智欽介紹,“一線三論八觀”中的“一線”指: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線、主題和目標,讓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向美麗中國和清潔美麗世界的宏偉目標不斷邁進;“三論”指:哲學意義上的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生態文明建設意義上的核心三論(理論三論),即“兩山”論、和諧共生論、系統治理論;八觀(實踐八觀)指:認識論范疇的文明興衰觀和生態民生觀,對應生態文明建設的和諧共生論;價值論范疇的綠色發展觀、綠色生態觀和生態全球觀,對應生態文明建設的“兩山”論;方法論范疇的核心堡壘觀、最嚴制度觀、全民行動觀,對應生態文明建設的系統治理論。同時,提出完善綠色生態的內涵和政策意涵、建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之綠色生態度量標準、開設綠色生態學等。
會議由中國能源環境研究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聯合主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支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莊芮,中國能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林智欽,分別主持了專家發言和會議討論部分環節。
在論壇中,協作單位圍繞中國綠色生態涉及的“兩山”論、產業、企業、項目、區域、能源轉型、清潔能源、“三茶”統籌研究基地等示范發展問題進行了談論,并分別從各自業務范圍內的研究基地討論了設立中國綠色生態度量標準工作聯席會的合作機制、管理辦法,包括指導單位、執行單位、實施單位,聯席單位的專業分工、工作方向、聯合意愿和合作態度等。
同時,與會研究人員還深入探討了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構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系。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建成、姜雪梅、王會再論“兩山論”的科學內涵與科學體系,認為兩山理論彰顯了理念、方法和實踐的統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資源與環境修復研究部主任、首席研究員謝高地從制度和標準創新入手提出生態系統資產與服務價值評估核算。目前,有多種生態系統資產與服務價值核算的方法,可為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評估提供了一個有效計量工具。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郭旭紅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實踐路徑。浙江湖州自然資源與規劃局一級調研員龔西征展示了“兩山”理念發源地、首個全國生態日湖州礦業綠色生態轉型發展。
責任編輯: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