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文化計算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
摘要:11月4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海南省委宣傳部、北京郵電大學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文化計算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苗露報道 11月4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海南省委宣傳部、北京郵電大學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文化計算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大會旨在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研究探討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打牢數字化基礎。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郭衛民,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斌出席并致辭。北京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坤作主題報告,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平主持開幕式。來自黨委政府部門、出版廣電、高校和科研機構、文化、科技等單位的200多位代表參會。
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已寫進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從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組織實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并明確要建設具備云計算能力和超算能力的文化計算體系。本次大會以“數實融合 共創未來”為主題,交流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學術和實踐成果,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提供建議和技術解決方案。
郭衛民在致辭中指出,當今時代,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文化娛樂等各個領域,如何運用數字手段梳理中華文化資源、提取中華文化元素、豐富中華文化當代表達,對于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發展、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文化計算領域應當著力研究和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幾年來,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圍繞推動文化強國建設、做好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積極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借助此次會議契機廣泛交流、深入研討,研究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為全景呈現中華文化精髓、服務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貢獻智慧和力量。
王斌在致辭中表示,海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孕育了獨有的文化特色,海南自貿港建設使得海南文化產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政策、社會、科技等各方面的支持下,海南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在不斷上升,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越來越占據重要分量。在數字化和互聯網進一步推動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海南將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積極謀劃數字化轉型升級,探索數字出版和數字演繹新模式,打造數字化投融資平臺,建設省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文化數據服務平臺,以數字技術不斷助推文化高質量發展,助力“數字強省”和“智慧海南”建設,譜寫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大會分若干單元舉行。在成果發布環節,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文化大數據產業委員會發布《關于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情況的報告(征求意見稿)》。專家組經過全面翔實調研后作出判斷,目前中央主導、地方主責、行業聯動的以數字化為宣傳思想工作賦能的機制已基本形成,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四梁八柱”已建成、加快推進的基礎條件已具備。在大會期間,還發布了8項國家文化大數據團體標準,涉及國家文化專網接入、數字內容可信共享、文化資源數據和數字內容標注紋樣提取重構、數據質量等多個方面。截至目前,國家文化大數據團體標準已發布33項,今年是發布次數和發布數量最多的一年,標準編制工作正在快速持續推進。
在大會報告環節,徐坤以《文化資源數字化服務體系挑戰與實踐探索》為題發表演講。他提出順應文化數字化是全球文化知識與共享的必然趨勢,是提升我國競爭力、搶占新一輪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也是新一代數字化技術自主創新的主戰場,要大力推進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文化計算大腦數字引擎”研究與應用,充分發揮數字引擎基礎模型“加速器”和“聯接器”作用,努力為文化科技融合創新應用,構建文化資源大數據服務體系,激發文化新質生產力,更好地服務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熊澄宇作了《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文化數字化戰略的若干思考》的報告,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為切入點,建構文化數字化的坐標體系,以歷史、今天和未來為時間軸,以北京、中國和世界為空間軸,以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方向軸,討論國家文化數字化從文化到文明的路徑和發展目標。
江蘇省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俊報告的題目為《構建文化大數據產業鏈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他提出,文化數字化已經逐步由概念向應用落地,正成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打造文化數字產業生態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產業從業者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共同構建文化大數據產業鏈,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
在大會交流環節,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代柳梅,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常務理事鄒峰,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副社長葛艷聰,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陸偉,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洋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政企互聯網傳媒行業總裁李騰,華為云大模型生態總經理崔斌,阜博集團(中國)聯席總裁史晶月,深圳國夏文化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盧葦,北京玖揚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薛曉鵬等圍繞參與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用天地一體6G網絡推動文化數字化持續發展、以數字技術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數字文化本碩博貫通人才培養、AIGC在文化產業的應用場景與產業規制、賦文化AI新動能、華為云盤古大模型+昇騰AI云服務助力千行萬業開啟數字化建設新篇章、加快構建中國數字文化(資產)版權庫、文化數字化賦能企業落地應用、數智賦能文化機構數字化轉型等問題與會議代表深度溝通互動。
在學術報告環節,北京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祁慶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張烈,中國國家博物館數據管理與分析中心主任李華飆,蘇州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祁麟,北京郵電大學移動媒體與文化計算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趙海英等圍繞文化計算主題展示了最新學術成果。
大會期間,還舉行了多項儀式:一是國家文化大數據華東區域交易平臺上線啟動儀式,二是國家文化大數據蘇州專業中心授牌儀式,三是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文化大數據產業委員會專家聘任儀式。
本次大會秉承在學術、應用、產業間搭建橋梁這一宗旨,致力于在傳統與現代學科中跨界,在技術與產業方面融合,在學術交流的同時實現產學研的互通和共贏。本次大會不僅是一場成果分享會,還是一場學術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與會專家表示,大會內容涵蓋科技、技術、文化產業的交流研討,堪稱一次跨界的、交叉學科的學術盛會。
責任編輯: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