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公共關系發展大會在京舉辦
摘要:12月16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的2023中國公共關系發展大會在京舉辦,大會主題為“公共關系服務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苗露報道 為充分發揮公共關系在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12月16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的2023中國公共關系發展大會在京舉辦,大會主題為“公共關系服務高質量發展”。此外,大會還首次舉辦年度公共關系優秀案例展示,推選出20個年度優秀案例和15個展示案例,總結展示公共關系助力高質量發展實踐和成果。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國新辦原副主任郭衛民出席大會并致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中交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劉翔,華揚聯眾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蘇同,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慶安分別作主旨演講。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張小影、張曉蘭、夏吉宣、盛瑞生、董關鵬、丁海中,以及來自國家有關部委、企業、高校、智庫,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公共關系協會主要負責人,公關公司、新聞媒體等單位的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代表200余人參會。主論壇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平主持。
本次大會通過主論壇+圓桌論壇的形式,邀請部委相關負責人、國內外權威專家、世界500強企業和公關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共同研討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積極推進公共關系理論與實踐發展創新,充分發揮公共關系傳播引導和協調各方的作用,樹立品牌效應,凝聚社會共識,講好中國故事,提高傳播效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郭衛民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公共關系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新時代新征程,對中國公共關系事業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也提供了廣闊空間。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推動公共關系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公共關系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是公共關系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應有之義,也是推進公共關系理論與實踐創新的現實要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公共關系事業發展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聚焦中心任務、突出職責使命、提升工作質效,努力做國家治理創新的推動者、對外傳播事業的引領者、數字經濟發展的促進者,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在主旨演講環節,王一鳴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科技創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融合,正在重新定義產業生態,重塑各國競爭力消長和全球競爭格局。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在全球創新指數的排名持續提升。面向未來,我國科技創新要從技術追趕轉向構建局部領先優勢,從鼓勵集成創新轉向鼓勵原始創新,增強在國際科技競爭的主動權。高質量發展是一場大考,各地方各行業都要努力考出好成績。公共關系一定會在推廣地方和行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
劉翔表示,中交集團作為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目前已在全球15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實質性業務,連續17年位居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中國企業第一名。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年里,中交集團始終秉承“讓世界更暢通、讓城市更宜居、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愿景,積極構筑負責任的世界一流企業形象,努力為國家形象建設增光添彩。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充分發揮公共關系傳播引導和協調各方的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絲路精神,助力國家形象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中交智慧與中交力量。
蘇同表示,新時代公共關系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華揚聯眾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和2023杭州亞運會的公共關系服務商,從“雙奧之城”到江南水鄉,華揚團隊打造了多個國際傳播的優秀案例,為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兌現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貢獻了重要力量。華揚聯眾嘗試打通研究與實踐的界限,讓公共關系實務不僅僅是創意活動一組關系,或一個不可復制的“爆款”,更是理論與實踐的互相促進,希望一切公共關系的實務都是“有根之水”。新一代的公共關系需要新一代的年輕人,“Z世代”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也是公共關系發展創新的基石群體。
陳陸軍表示,高質量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與優質的公共關系運維。同時,發展高質量公共關系也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當前,我們正著力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拓展國際傳播視野,匯集國際傳播力量,營造有利的外部輿論環境。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和國際傳播主責主業,也是廣義上的公共關系工作。媒體作為全球公共議題的參與制定者、國家形象的主力傳播者、國家述事的重要塑造者,必須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從而在公共關系事業上發揮更大作用,服務好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服務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周慶安表示,新時期新階段,需要再次認識中國的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當前,中國式現代化敘事面對著復雜的外部環境,舊的敘事方式正在瓦解,新的敘事方式還未生成,表現在政治話語泛濫與全球化信任體系的危機,全球敘事出現了新的安全化,風險話語的外溢與社會情緒放大,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結構進一步調整,智能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廣泛運用,平臺對于社會真實認知重構等多個層面。在一個國家的話語體系中,每個部分都有自己應該講和能講的故事,而每個人都能講的故事是最好的故事。以公共關系視角建設對外話語體系要講好中國與外界關系、構建共同的敘事場景、構建有效的積極內容、突出多元的話語表達。
會上,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經濟日報社原社長兼總編輯張小影現場發布2023公共關系優秀案例?;顒又荚诳偨Y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共關系在2023年的積極探索與實踐,引導好公共關系繼續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作用。來自國內十多所大學新聞學院和公共關系行業的35位權威專家,對收集到的120個有效案例進行多輪遴選,最終推選出20個優秀案例和15個展示案例。
本次案例征集,參與主體多元,包括政府、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在華外資企業、公關公司和社會團體。這些優秀公關案例,來自海內外多行業多領域的豐富實踐,貫穿了2023年全年。貴州“村超”、“淄博燒烤”、“最硬核的國貨購物車”網絡主題活動等案例成功入選。
本次大會設置兩場圓桌論壇。第一場圓桌論壇圍繞“公共關系理論實踐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主題展開演講和討論。在演講環節,貴州村超傳播總策劃陽章偉,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人民網原總編輯余清楚,五洲傳播中心總編輯井水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陳剛分別演講。在討論環節,南方都市報社總編輯劉江濤,藍色光標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孔晶,澎湃新聞副總編輯黃楊,微博政務公益運營總經理李崢嶸開展對話。
第二場圓桌論壇圍繞“公共關系助力企業品牌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主題展開對話和討論。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閆永、中國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王曉暉、騰訊社會價值戰略傳播負責人傅劍鋒、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科大訊飛副總裁吳駿華、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書記彭大銀以及清博智能CEO郎清平開展對話。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臺長夏吉宣,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董關鵬,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教育培訓委員會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楊宇軍,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企形象研究院院長呂大鵬分別主持上述會議有關環節。
本次大會由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五洲傳播中心協辦,騰訊、首鋼集團特別支持,戰略合作單位中國平安、伊利集團、科大訊飛、中國港灣共同參與,并得到中國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發布》雜志、南方都市報、澎湃新聞、紅星新聞、微博、人民在線、清博智能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責任編輯: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