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德勤:亞太發展中經濟體對生成式AI的采納度較發達經濟體高30%

2024-05-20 14:40 中國發展網
AI技術 生成式AI

摘要:基于對報告結果的分析,企業需積極采取行動:制定并實施生成式AI戰略,確保員工參與其中;賦能員工開啟人工智能轉型;推進數據基礎設施的開發與迭代升級,全面擁抱生成式AI。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崔立勇報道

德勤發布最新報告《亞太地區生成式AI應用現狀:新生代員工處于領先,雇主需迎頭趕上》(Generative AI in Asia Pacific: Young employees lead as employers play catch-up),全面聚焦精通科技的新生代員工(稱為“AI新生代”),報告指出,雇主和政策制定者需主動適變,積極順應生成式AI的迅速發展。報告調查訪問了亞太地區逾11900名受訪者,發現AI新生代在節省工作時間、拓展新興技能、緩解工作負荷和提升生產力等方面均處于領先。

報告發現:在生成式AI應用方面,大學生和企業員工在整個亞太地區處于領先水平,但其中僅半數認為他們的上級知道自己在使用這一技術;亞太地區每年受生成式AI影響的工作時長將達11億小時,占比約17%;亞太發展中經濟體對生成式AI的采納度較發達經濟體高30%,或將改寫傳統技術格局;使用生成式AI的員工每周可節省近一天的工作時間(6.3小時),從而有更多時間拓展新技能;生成式AI有助于緩解工作負荷并提高生產力,在借助生成式AI節省時間的員工中,有41%認為他們更好地實現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對受訪員工的調研結果顯示,仍有四分之三的企業尚未有效運用生成式AI。

德勤亞太人工智能與數據能力主管合伙人Chris Lewin表示:“令人振奮的是,生成式AI正以破竹之勢在全球范圍興起,并快速應用到各個方面。過去一年中我們已經看到,當印度尼西亞或印度的客戶面臨挑戰時,我們在意大利或愛爾蘭的團隊可以立即提供支持。快速應用人工智能并不會直接導致工作崗位減少,但若企業不及時調整適變,必將面臨沖擊。因為員工尤其是職場新人,更傾向于選擇運用人工智能重塑未來工作模式的企業。”

談到企業數字化,德勤中國數字化領導人華思遠提出了三個趨勢:第一,數字化本身有從運動化的數字化建設向可持續化的數字化建設的發展;第二,數字化開始給企業提供更多戰略層面的可能性和挑戰;第三,AI是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下一個風口,是企業的戰略問題,回到商業層面則混合著焦慮和興奮的兩方面。AI背后的工程性工作需要很多專業化的知識和能力,未來一定會帶來很大機會,相信未來5—10年對中國經濟是非常大的利好。

為進一步揭示生成式AI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德勤經濟研究所對18個行業進行了評估,聚焦生成式AI對這些行業的沖擊和影響。據估測,將有高達5萬億美元的行業經濟活動迎來急劇的“大爆炸”式影響。

金融行業、信息通信技術與傳媒行業、專業服務行業以及教育行業都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這四個行業在亞太各市場的平均占比達到了五分之一。隨著部分市場進一步發展專業服務、金融、信息通信技術等受影響程度較大的服務行業,預計這一比例還將增長。與此同時,逾40%使用生成式AI的大學生計劃畢業后投身這些行業,亦將進一步推動轉型。

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企業領導者和員工均需高瞻遠矚、積極作為,以順應瞬息萬變的發展格局。基于對報告結果的分析,企業需積極采取行動:制定并實施生成式AI戰略,確保員工參與其中;賦能員工開啟人工智能轉型;推進數據基礎設施的開發與迭代升級,全面擁抱生成式AI。

德勤亞太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Rob Hillard表示:“首席執行官和企業高層需有效運用新興技術,重新梳理公司流程和業務模式,而不僅僅著眼于提高當前工作效率。通過重塑工作模式,推動生成式AI的廣泛部署,從而打造更加愉悅的員工和客戶體驗,同時提高盈利能力。”

德勤中國管理咨詢首席執行官戴耀華表示:“中國企業已逐漸迎來數字化轉型熱潮,大型制造業及與消費者相關度更高的行業如消費品、零售、保險等,被視為國內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中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時,最關注的話題是AI和云計算。在未來,AI對企業運營管理和商業模式的改變,很可能不亞于互聯網剛推出時所帶來的革命。企業引入AI之前,應認真思考如何適應這一前所未有的技術趨勢,必須在技術、管理、應用等多個層面做好與AI適配的準備,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出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商業模式。”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