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降碳先進技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國家節能中心發布10項節能降碳先進技術
摘要:近日,在2024年全國生態日山東活動暨碳達峰碳中和煙臺論壇上,國家節能中心發布的10項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備受關注。這些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將為我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白 雪
基于復合式空氣預熱器的鍋爐煙氣余熱深度回收技術能夠有效解決空氣預熱器低溫腐蝕、積灰和硫酸氫銨堵塞問題;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回收及近零排放技術解決了鍋爐排污造成的熱量損失和廢水排放引起的環保問題及水資源浪費;脫穩耦合平板膜法礦井水零排放技術則實現了高純度硫酸鈣、硫酸鈉等資源的有效回收……近日,在2024年全國生態日山東活動暨碳達峰碳中和煙臺論壇上,國家節能中心發布的10項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備受關注。這些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將為我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論壇上,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閆勇哲對10項節能降碳先進技術作了詳細介紹:“10項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其中前7項技術已經過國家節能中心組織的權威專家團隊的評審與認可,而后3項則是根據相關行業及高校推薦,篩選出的行業領先技術。”
由重慶鑫順盛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基于復合式空氣預熱器的鍋爐煙氣余熱深度回收技術的核心在于三維內外肋管煙氣暖風器的創新應用,有效解決了空氣預熱器低溫腐蝕、積灰和硫酸氫銨堵塞問題,降低了排煙溫度和煙風阻力,節能降碳效果顯著,對提高煤電能效水平、發揮煤電兜底保供與靈活調節作用、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回收及近零排放技術由杭州萬得斯環??萍加邢薰咎峁摷夹g將鍋爐廢水轉化為高品質蒸汽,實現了廢水熱量和水資源的絕大部分回收,較好解決了鍋爐排污造成的熱量損失和廢水排放引起的環保問題及水資源浪費。技術以汽化回收為核心,具有節能環保、兼容性強、安全可靠、應用場景多元等優勢。
由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脫穩耦合平板膜法礦井水零排放技術實現了高純度硫酸鈣、硫酸鈉等資源的有效回收,提高了工藝系統穩定性,縮短了清洗周期,還顯著降低了運行成本和固廢排放,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可廣泛應用于高礦化度化工園區高鹽水、地下水等非常規水源的回用及資源化項目。
由南京非并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新型高效節能海水淡化重大技術裝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首次采用高效節能液壓柱塞泵與能量回收一體化的海水淡化裝置理論進行研究、設計與制造。該技術裝備可利用于海水淡水、城市垃圾液、海水微量元素提取處理等領域,可以使用網電或多能源協同,具有節能、節水、節材多重效果。
由深圳市紫光照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工業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由節能燈具、傳感器及信息系統組成,融合了無線、總線和電力載波等多種通信技術,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通過高效節能燈具與智能化技術的聯控應用,實現了工業照明系統的節能優化管控。該系統與傳統工業照明相比,具有較好的節能效果,有助于工業領域節能降碳。
電石渣制備活性氧化鈣技術由陜西金泰化學神木氯堿有限公司提供,該技術通過干燥、煅燒等工藝,將電石渣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氧化鈣產品,實現了固廢的有效處理和資源化循環利用,促進構建“電石—聚氯乙烯—電石渣—氧化鈣—電石”閉合產業鏈,既解決了電石渣堆放、填埋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又通過資源化循環利用節約了石灰石等自然資源。
陶瓷集成制粉節能低碳新工藝與裝備由佛山市藍之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該項技術以節能低碳為理念,在保留現有球磨制漿工藝的基礎上,利用專利物理脫水技術和窯爐余熱回收干燥系統,通過獨創的機械破碎、制粉技術及優化分選工藝實現粉料制備。在滿足建陶產品成型要求的同時,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大幅減少。
由北京科技大學提供的鋼鐵工業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從煉鋼過程抑制煙塵、高效脫磷、穩定脫氮、強化控氧等方面入手,解決了煉鋼煙塵、爐渣固廢源頭減量,鋼水磷、氮、氧潔凈控制等諸多煉鋼工藝難題,實現了煉鋼過程節能減排、鋼質潔凈、降本增效的目標,開啟了“以廢治廢”的新模式。
由北京化工大學提供的換熱網絡優化、多效精餾、高效塔填料等化工節能低碳新技術適用于高端化學品及芯片用電子高純度化學品分離,成功攻克了硅基材料、電子特氣、濕電子化學品及光刻膠原料等四大類高純電子化學品制造難題,助力先進制程芯片的生產,并服務于我國高端航空頻表等領域。
由冰輪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工業余熱提質(相變)高溫熱泵裝置,主要應用于工業低品位余熱資源梯級提質回用。裝置集成了大功率離心高溫熱泵機組及其智能控制技術,具有溫升高、效率高、運行穩定的技術優勢,能有效轉化多品位寬溫域離散余熱源,產出高品質熱水或蒸汽,成功實現了余熱回收過程中熱水到蒸汽的相變提質。
“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支撐是關鍵。”閆勇哲表示,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是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是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同時,對于當前國家正在積極推動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也具有重要意義,今年3月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大力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
閆勇哲表示,下一步,國家節能中心將進一步加強與各行業協會的合作,不斷完善有利于節能降碳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的推廣機制,深入發掘節能降碳新技術新模式,通過組織推廣活動、建設服務平臺、發布技術目錄等形式搭建企業間技術供需對接平臺,持續推進先進綠色低碳技術推廣工作,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責任編輯: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