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4)》藍皮書在巴庫氣候大會中國角發布

2024-11-22 10:5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綠色低碳 可持續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摘要:中國正逐步形成可有效支撐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城市空間格局。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阿塞拜疆當地時間11月19日下午,“邁向碳中和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新實踐”主題邊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中國角成功舉辦。會上發布了《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4)》藍皮書,該書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作為主編單位,聯想集團和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作為副主編單位。

image002

邊會眾嘉賓在中國角合影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共同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數,以及各?。▍^、市)、主要城市可持續發展成效評價結果。報告指出,自開展評估以來,中國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數已連續7年穩步提高,累計增幅達到46.8%。經濟發展、社會民生、資源環境、消耗排放和治理保護五個單項指數均保持上升態勢。中國正逐步形成可有效支撐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城市空間格局。經綜合評估,珠海、青島、杭州、廣州、北京、上海、南京、無錫、長沙、合肥等城市表現出更好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能力。未來,中國將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致力于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持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image004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管理和信息服務部副部長、研究員陳妍女士對“中國國家與省市可持續發展年度評價結果”進行發布與解讀

image006

《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4)》藍皮書副主編王安逸先生對“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評價結果于國際城市案例比較結果”進行發布與解讀

萬科集團創始人、深石集團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4)》藍皮書主編郭棟,聯想集團ESG與可持續發展負責人、聯想中國平臺ESG委員會秘書長王旋分別以“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更美好生活”“邁向可持續城市:中國的經驗與教訓”“科學邁向凈零未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發表致辭。

image008

王石指出,中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這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業機遇。當前國家推進“雙碳”工作的路線圖已經明確,政策體系相對完備,關鍵是企業要探索出商業化運營的模式和路徑。同時,綠色低碳轉型需要大量跨領域跨行業的復合型人才,要發揮各方力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image010

郭棟指出,城市消耗了75%的自然資源,80%的能源,產生了75%的二氧化碳排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轉型是解決世界氣候、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核心。當前數據缺失是研究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發展問題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企業、城市乃至國家層面的碳排放數據預測存在巨大的不確定、不準確性,不利于推進可持續發展相關工作,對此應給予重點關注并加強國際合作。

image012

王旋指出,作為一家業務遍布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服務數以百萬計客戶的高科技公司,聯想將數字化與ESG作為踐行全球化的兩大基座,并提出“Smarter AI for All”的愿景,在今年年初提出ESG+AI(人工智能),致力于打造普惠的AI、負責的AI與綠色的AI。聯想承諾在2049/50財年實現全價值鏈凈零排放,從范圍1、2與3層面全力減少碳排放,建立企業級ESG 數字化管理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加速自身綠色轉型步伐,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行動,并對外輸出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助力千行百業低碳轉型。

在案例分享環節,來自深石里城綠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徐洪舸,江蘇草原科技集團董事長唐逸,黃河科技學院執行董事、副校長楊保成以及來自北京的青年學生潘俞非,從不同角度分享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豐富實踐。

image014

案例分享環節眾嘉賓從不同行業、視角分享可持續發展經驗與體會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地球學院研究團隊已連續七年發布《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藍皮書,構建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CSDIS)”,有效支撐了年度可持續發展評價和比較研究。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