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2024年國家綠色競爭力構建與綠電綠證交易政策宣講活動在深圳舉行

2024-12-19 18:00 中國發展網 白雪
綠電綠證 碳交易 綠色發展

摘要:近日,國家節能中心會同南方電網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深圳供電局在深圳市組織開展綠色競爭力構建與綠電綠證政策宣講活動。據了解,這是今年深圳組織的第3場綠電綠證現場撮合會,也從側面反映了深圳綠色電力消費需求旺盛蓬勃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白 雪

近日,國家節能中心會同南方電網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深圳供電局在深圳市組織開展綠色競爭力構建與綠電綠證政策宣講活動。據了解,這是今年深圳組織的第3場綠電綠證現場撮合會,也從側面反映了深圳綠色電力消費需求旺盛蓬勃發展。與會企業紛紛表示,通過綠電綠證交易,不僅能夠降低碳排放,還能提升企業形象、增強社會責任感。

微信圖片_20241218224013

綠電綠證交易規模快速增長

綠電交易是指以綠色電力產品為標的物的電力中長期交易,用以滿足電力用戶購買、消費綠色電力需求,并提供相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孟萌表示:“它是在電力中長期市場體系框架內設立的一個全新交易品種,能夠引導有綠色電力需求的用戶直接與發電企業開展交易。”

“實行綠證制度是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引領綠色電力消費的通行做法。”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張廷營介紹,在電力消費端,隨著“雙碳”目標的實施,國內企業綠色電力消費意識逐步提高。越來越多行業龍頭企業傾向于消費綠電綠證,作為碳中和重要手段。例如,許多知名企業紛紛加入RE100倡議,即做出公開承諾以保證2050年公司10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同時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出相應綠色電力消費要求。

2017年和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先后出臺了綠證交易、綠電交易政策,創新完善新能源發展的市場交易和價格機制,開啟了我國綠電消費新模式。

2021年,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張廷營表示,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啟動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陸續出臺多項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引導綠色電力消費,加快綠色能源發展。特別是在今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的政策重點是在加強綠電綠證與能耗雙控銜接,促進高耗能產業綠色消費,加快綠證全量核發,提高綠證國際認可度等方面。

7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綠色電力交易專章》,進一步健全綠色電力交易的頂層設計機制。專章明確,綠電交易以省內為主,跨省為輔,二是綠電交易環節要“證電合一”,電能量價格與綠證價格分別申報明確。三是綠電結算環節要實現“證電分離”,電能量按照跨省、省內市場規則結算,綠證部分按月度的發電量、合同電量、用電量三者取小,以綠證價格結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其中第三十四條明確,“國家通過實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等制度建立綠色能源消費促進機制,鼓勵能源用戶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潔低碳能源。公共機構應當優先采購、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潔低碳能源以及節約能源的產品和服務”。這是國家首次從法律層面通過立法明確了綠證制度,來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讓“雙碳”目標成為法律框架下的行動方案。

今年以來,綠電交易規??焖僭鲩L。張廷營介紹,今年1~11月,南方區域綠電交易電量21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9%,累計交易電量350億千瓦時,年均增速172%,參與企業數量超4000家。用戶消費地集中在廣東、廣西、貴州,主要在電子科技、數據通信、汽車制造、石油煤炭、金屬制造、建材化工等行業。

與此同時,綠證交易規模也呈現爆發式增長。今年1~11月,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開展綠證交易4875萬張,同比增長83倍,價格區間在1-7元/張,具體價格跟生產年份、交易時間密切相關。參與主體數量超3000家。用戶集中在廣東、江蘇、河南等地,分布在能源石化、電子制造、數據通信、紙業制造等行業。發電企業集中在甘肅、云南、內蒙古、河北、山東等地。

“電—碳”市場協同發展

2024年1月,為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的通知》,指出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拓展綠色電力證書應用場景,深入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下降約束性指標。這是“電—碳”市場協同發展的良好開篇。

“綠色電力與碳交易市場之間存在政策目標與管理機制、技術體系、權益特性等方面的差異,但也存在著天然關聯關系。”孟萌認為,推進電碳協同發展,一是有利于突破電碳市場機制深化發展瓶頸,二是符合各經營主體迫切需求,三是為鏈接綠電消費與碳定價機制、為積極應對國際碳壁壘提供可能的制度保障。

“通過將綠電綠證的使用轉換為對應的碳減排量,可以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完整的環境貢獻記錄。碳市場可以考慮將綠電綠證的使用列為額外的減排信用,增加市場吸引力。”同時,在孟萌看來,綠電綠證和自愿碳市場的核心在于可信的核算與認證,兩者都依賴透明的核查機制。推動國際綠證與碳減排信用的標準化互認。例如,在綠證交易中加入碳減排信用的附加價值,實現雙軌機制融合,為企業提供統一的低碳履約工具。

“高質量的數據是支持綠電綠證和碳信用交易的基石。”孟萌指出,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的交易與數據平臺,能夠將綠證和碳信用的數據實時記錄與溯源,提升市場透明度,防止重復計算和雙重交易。

此外,孟萌表示,兩者均在國際擁有廣泛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實踐,也均具備金融化屬性,可在跨境交易中發揮重要作用。

深圳綠色電力消費需求旺盛蓬勃發展

加快綠電綠證應用,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產品碳足跡,提升綠色貿易競爭力,已經成為廣大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企業的共識和迫切需求。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許云飛介紹,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擁有一批家喻戶曉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服務深圳外向型企業“出海”,適應綠色貿易規則要求,搶抓市場發展機遇,迫切需要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

為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深圳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引導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先后成立了全國首個由政府授權的“綠電綠證”服務中心,擇優選拔出全國首批43名綠電綠證服務專家,探索建立基于電費結算模式的綠證交易機制,推出《綠色電力消費核定報告》及《綠色電力消費憑證》“1+1”的服務產品,修訂南方區域首個綠色電力消費全量計算與核定規則地方標準,建設運營深圳市“綠電易”服務平臺,發布深圳首份《綠色電力消費倡議》。

據了解,在本次活動中,主辦方組織綠電綠證供應商和需求企業開展現場撮合交易,15家發電企業、售電企業、用電用能企業等現場簽署綠電綠證購買協議或意向書,促成綠電綠證交易247億千瓦時。

此次活動由國家節能中心、深圳供電局、廣州電力交易中心聯合舉辦,活動吸引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13個省市的近80家政府機構、200多家重點用能及出口企業近400人參加,與會嘉賓分享了綠電綠證交易、國際綠色貿易、碳排放管理等國內外最新趨勢和政策解讀,同時介紹了深圳綠電綠證的政策背景、發展歷程、最新規則、市場情況、發展趨勢和機遇挑戰等,為企業提供了解決碳排放問題、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路徑系統。

活動現場,參會嘉賓紛紛表示,通過活動不僅加深了對綠色電力消費的認識,還實質性推動了綠色電力交易,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與會專家的深入分析和政策解讀,也為企業指明了實現綠色轉型升級的明確方向,增強了企業在綠色經濟浪潮中的競爭力。參會企業普遍表示,未來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綠色電力市場中來,共同推動我國綠色能源事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白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