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傳承文化溫潤心靈”——尋訪典籍里的北京·主題研學活動

2025-02-27 17:11 中國發展網 成靜
國家圖書館 典籍 新疆

摘要:為促進地區文化交流,進一步豐富新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傳承文化溫潤心靈”項目重要組成部分“趣讀千里——尋訪典籍里的北京”主題研學活動于2025年2月23日正式開展。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為促進地區文化交流,進一步豐富新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傳承文化溫潤心靈”項目重要組成部分“趣讀千里——尋訪典籍里的北京”主題研學活動于2025年2月23日正式開展。“傳承文化溫潤心靈”項目旨在依托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及國家圖書館豐富館藏資源、立體化閱讀推廣平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重點項目《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為核心,整合優質文化資源,切實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329825831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0名學生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探訪國家圖書館、八達嶺長城、天安門、故宮博物院等北京地標性建筑景點,通過展覽參觀、專題講座、動手實踐等多種形式的研學活動,將課本中的歷史文化知識與實地探訪相結合,拓寬青少年視野,提升綜合素養,培養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進青少年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的認識。本次研學活動聚焦三大亮點,一是“以書籍為徑觸碰歷史”,把經典古籍作為線索,串聯起文字內容中記載的傳統文化、歷史建筑、非遺技藝,讓學生們通過研學活動深度感受典籍文獻里的北京。二是“學者隨行深度講解”,工作組邀請到不少歷史學者、文獻專家、非遺傳承人參與到研學活動中,由他們結合實際場景解讀典籍里的文化故事,讓此次研學成為一場兼具學術嚴謹性與人文感染力的文化啟蒙之旅。三是“跨學科知識融合”,活動涵蓋歷史、文學、地理、藝術、科技等多門學科知識,將實景學習與問題剖析相結合,更能激發學生多維度思考與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研學內容的深度與趣味性。

登上八達嶺長城的孩子們,探尋歷史的足跡,望著遠方綿延不絕的軍都山,感受到古人的建造智慧和不懼艱辛的精神力量。品讀百部經典《辛棄疾集》,衛戍邊疆保國之志的熱烈真摯讓孩子們備受鼓舞。劉禮詩說道:“我們從三個角度去記錄了長城之旅。觸覺上,我們所觸摸的每片磚瓦都充滿了歷史的氣息和歷史的滄桑感,感受到了古人兩千多年前的壯舉;在視覺上,親眼目睹雄偉長城雄踞山間,綿延不斷,給人一種壯觀宏偉的氣派;在丈量上,我們用雙腿丈量了民族精神的脊梁。”

上午的旅程告一段落,經過簡單休整,下午研學團的同學們又來到了鳥巢、水立方,看到獨特別致的鋼骨和氣枕結構展現出現代美和簡約設計。孩子們不由提問:“這里為什么叫鳥巢呢?”“水立方里真的有水嗎?”“08年和22年的奧運會都是在這里舉辦的嗎?”

1803184311

研學行的第三天,大家一起走進國家圖書館,了解宏富館藏,探索書海浩瀚。“這次來北京,我提前看書學習了一下。聽老師現場解說,還收獲了很多課本外的新知識。”吳雨曦說,“看了甲骨文展,我還懂得了不少漢字原來的寫法!”

參觀結束后,大家在國圖文創空間書香教室開展了一場生動有趣的手作課,老師帶領孩子們打開“妙手匠心修復盒子”,深入了解古籍相關知識,親手體驗古舊書頁除塵、補缺、溜口、折頁等古籍修復步驟,感受非遺文化之美。

在后續的旅行中,研學團還將前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參觀“過年——春節主題展”,感受新年民俗活動的多姿多彩,近距離感受古籍中記載的關于中國傳統手工藝和民俗文化,領略傳統技藝的魅力。在中國考古博物館中,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通過考古文物,了解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歷程,感受歷史的沉淀。到古代最高學府——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拜訪圣人賢師,開啟百部經典《孔子》《孟子》勸學之路主題研學。去梅蘭芳大劇院,欣賞一出經典劇目,品味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精髓。參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深入探索軍事歷史,學習軍事知識,拓寬國防知識視野,感受我國軍事裝備的歷史變遷和技術進步,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

845672457

早春的北京街頭,大地回暖,寒意漸消。一次“行走的課堂”,讓這支從祖國邊陲而來的隊伍研有所思、學有所悟、行有所得。

責任編輯:成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