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物質能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摘要:近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5生物質能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主題為“綠色征程、創新驅動、賦能未來”。
中國發展網訊 近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5生物質能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主題為“綠色征程、創新驅動、賦能未來”。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于彤表示,我國是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蘊含著巨大發展潛力。期望通過本屆論壇凝聚智慧力量,探討前沿問題,促進“產學研用”融合,通過加深行業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加強國際合作,提升我國在全球生物質能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中國能源研究會特邀副理事長、國家能源局原總經濟師郭智表示,生物質能緊密地串聯起能源、農業、環保三大重要領域,是推動能源革命和保障能源安全、促進減污降碳和美麗中國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和三農發展的“綠色引擎”。需要通過對生物質全產業鏈的科學合理規劃布局,以及精準高效的資源配置,促使生物質能在多個維度實現重大突破,確保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薛紅衛表示,全球碳中和戰略目標下,生物質能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實現“雙碳”目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我國在生物質能轉化技術方面不斷突破,在農業領域將生物質能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緊密結合,形成良性循環。
國際能源署(IEA)生物質能主席馬克·布朗認為,當前傳統方式利用生物質急需轉型,生物質能應實現能源領域多層級應用。提高對生物能源系統的認識和理解,探索可持續生物能源系統與其他清潔能源協同發展,促進生物基產品開發和循環生物經濟,助力實現國際氣候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一級巡視員蔣兆理表示,大力發展生物質能產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舉措。生物質能是綠色科技與制度創新的試驗田,要通過跨領域協同創新,突破高效轉化規?;瘧玫绕款i,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構建智慧化資源管理體系,通過政策制度優化,激活市場活力與社會參與,讓生物質能創新成果從試點示范走向全面推廣。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環保處處長程慧強表示,當前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構,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生物質能兼具零碳生態循環屬性,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要素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鼓勵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清潔供暖、生物液體燃料、生物天然氣,相關內容已經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潛力較大,可實現節能降碳、資源循環利用、保障能源安全。
論壇上發布了《2025中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年度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編制,通過收集整理行業數據,分析實際案例,闡述生物質能產業各細分領域發展現狀,包括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和應用場景等;針對原料收儲運體系、生物甲醇產業發展瓶頸等熱點問題,設立專題研究章節,提出相關建議等。
在圓桌對話環節,參會嘉賓圍繞“生物質能產業創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綠色價值實現”兩項議題展開交流。論壇上,近百位行業專家分享了“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助力航空業脫碳”“生物質原料收儲運體系建設”“生物燃料助推航運業深度脫碳”“燃煤機組摻燒生物質技術創新與案例分享”“綠色熱能助力制造業脫碳”“生物燃氣賦能工業及建筑業脫碳”等生物質能領域的技術創新應用案例。
責任編輯:甄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