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聚焦創新綠色發展,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在京開幕

2025-04-14 15:47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綠色低碳 循環經濟 節能環保

摘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4月10日至12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暨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表示,近年來,生態環保產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取得顯著成效。

大會現場發布報告顯示,生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服務能力全面增強,已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在保障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屆展會圍繞新質生產力專設“科技創新專區”,重點推介環保新材料、碳捕集封存(CCUS)、智慧監測等前沿技術,并展示利用人工智能(AI)和信息技術實現環保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展會增設主賓省市圓桌對話活動,舉辦北京市朝陽區、重慶潼南區、青島市、泰州市、白銀市等區市的綠色環保產業發展主題會議及招商引資推介會。

在4號館青島市展覽區中,24家青企精彩亮相,半數以上為環保行業企業,他們帶來了各自的特色環保產品、優勢技術和先進解決方案等,集中展示了環保新產品、新技術,彰顯青島環保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作為環??萍碱I域的創新標桿,山東領軍環保環??萍技瘓F集中展示了覆蓋環保全產業鏈的解決方案。企業依托自主研發的固廢資源化利用核心技術,有效破解固廢存消納與增量控制雙重難題,推動固廢資源高值化利用。其固廢資源化綠色產品已形成市政工程、交通基建、海工裝備、建筑裝飾等多領域應用體系,產品遠銷中東、中亞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現場展出的再生資源循環產業鏈模型,系統性呈現了"技術研發-產業應用-國際拓展"的創新生態,獲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通過本次展會,山東領軍環保集團不僅展現了科技賦能綠色轉型的實踐成果,更以全產業鏈思維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領軍模式”。

在“第七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綠色低碳汽車研討會”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副主任陳偉程指出,我國移動源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但仍面臨挑戰。通過"車-油-路-企"一體化減排路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唐山市機動車污染防治中心主任白振宇分享了“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在唐山的應用經驗,通過一套思路、兩個清單、三類溯源、四個應用構建綜合治理體系;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楊寧副研究員提出,非道路移動機械已成大氣污染治理重點,NOx和PM排放問題突出。針對傳統檢測設備昂貴、效率低等痛點,團隊研發出新型低成本快速檢測系統,滿足了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測試的場景需求;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同柱表示,我們瞄準校準規范需求,實現了機動車排放PN分析儀及其便攜式校準設備的全自主化研制,這為我國機動車排放PN的自主化測量和有效質控提供了良好的支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移動源事業部經理、CVEC副秘書長吉喆介紹了為降低PN測量不確定度,需結合定期檢定/校準與期間核查雙重質量控制手段,新型便攜核查設備可高效驗證設備穩定性,后續將優化設備性能并完善PEMS-PN試驗前后核查規程;專家們一致認為,政策引領、技術突破與產業協同將共同推動交通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作為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和2025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的主場活動之一,重慶市潼南區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接會在本屆展會前一天舉辦。重慶市潼南區委副書記、區長秦啟光表示,近年來,潼南區加快建設“世界寬谷·田園城市”綠色生態城,入選首批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大力實施“涪江奔騰”計劃建設“制造強區”,聚力發展“3+3+N”現代制造業集群,錨定汽車再制造、環保電鍍、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等,全力打造節能環保產業高地。潼南將以此次對接會為契機,拿出最大誠意、作出最大努力,與大家一起攜手追“新”逐“綠”、共贏未來。

據悉,目前潼南已實現年回收車輛12萬輛、梯次利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1萬噸,具備20萬臺套零部件再制造能力,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汽車后市場。創新打造全國首個電鍍環保全產業鏈,獲評全國清潔生產創新試點。發揮全國最大單層整裝天然氣藏資源,搶占氫能產業發展新賽道,加快培育氫能新質生產力,積極培塑“成渝氫走廊”成本洼地和價值高地。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