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正式獲批 將承擔六大任務
摘要:《方案》明確,江西省將探索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城市群的合作新模式,對接科技創新資源,形成交通互聯、產業互補、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協作關系。
中國發展網訊 4月30日,國家發改委印發《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方案》),指出要在江西走出一條內陸省份雙向高水平開放的新路子?!斗桨浮访鞔_,江西省將探索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城市群的合作新模式,對接科技創新資源,形成交通互聯、產業互補、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協作關系。
據悉,這是繼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之后,我國第三個獲批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方案表示,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主要任務有六個方面:
第一,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數據協同、簡化和標準化,實現物流與監管等信息全流程采集和監管單位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深化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引導外資更多投向航空、電子信息、中醫藥、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醫療、教育、旅游、文化等重點領域。
第二,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建設若干內陸無水港,與沿海港口實現無縫對接,將沿海港口管理體系和港口功能內移,支持開行內陸無水港至沿海港口的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逐步縮小內陸企業與沿海企業進出口貨物物流成本差距。
第三,承接境內外產業集群轉移。探索高質量承接境內外產業轉移新模式,創新推動與沿海地區和歐美國家的產業鏈合作,依托贛江新區、國家級開發區和發展水平較高的省級開發區,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集群式產業鏈合作園區和“飛地經濟”園區,實施科研及孵化前臺在沿海和境外、生產及轉化后臺在內陸的“雙飛地”發展模式。
第四,支持老區與大灣區產業合作。支持江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共建贛粵產業合作試驗區,實施“省級領導、市為主體、獨立運營”的跨區域合作與開發管理體制,以“區中園”方式推動大灣區城市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產業合作,打造贛粵合作的標志性工程和先行示范平臺。
第五,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開展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鼓勵沿海省份研發機構申請江西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發項目,與江西科研院所合作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主動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立境外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機制,開展“互聯網+”新型協同創新合作,打造國際協同創新創業合作平臺。推動建設京贛、滬贛、粵贛常態化創新合作平臺,共建一批技術轉移中心和科技服務中心。
第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以陶瓷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重要符號和重要載體,高水平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國際陶瓷文化交流交易中心,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努力走出一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不斷對外開放促進傳承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4月30日,在江西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表示,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國家賦予江西的重大政治任務和光榮使命。
第一,有利于優化我國區域開放新格局。當前,我國內陸地區開放水平總體偏低,對外開放重點難點和短板弱項主要在內陸地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和重要平臺。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將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的主陣地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縱深拓展,有利于內陸地區更好融入全球經濟貿易體系,優化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高水平開放布局,也將進一步宣示我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第二,有利于試驗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要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優質產能和裝備走向世界大舞臺、國際大市場,把品牌和技術打出去。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可為引導沿海地區產業向中部地區轉移提供新示范,避免我國實體經濟過早過快向境外轉移,為中部地區通過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積累新經驗。
第三,有利于探索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近年來,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展,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國前列,但由于歷史欠賬較多,部分老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相對滯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依然繁重。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提升革命老區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產業發展效益和營商環境水平,為全國其他革命老區和欠發達地區通過開放更好融入國內外市場、發展特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
第四,有利于開創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局面。江西資源豐富、要素成本較低、承載空間較大,尤其是作為沿海腹地、內陸前沿,緊鄰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發達地區,“連南接北、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可進一步挖掘江西與周邊省份合作的潛力,推動承接沿海產業集群式轉移,吸引更多先進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在江西集聚集中,增強發展動能、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殷美根說,根據國務院批復文件精神和國家發改委印發總體方案要求,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戰略定位為“三個區”:
第一,內陸雙向高水平開放拓展區。充分利用江西獨特的區位優勢,對外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探索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城市群的合作新模式,對接科技創新資源,形成交通互聯、產業互補、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協作關系。
第二,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重要示范區。顯著改善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基礎設施條件,打造國際協同創新創業合作平臺、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平臺、省際開放合作示范區等功能性平臺,推動革命老區更好融入國內外市場、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探索解決相對貧困。
第三,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支撐區。加強與中部地區各省交流合作,探索實施適合內陸地區特點的開放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省際合作模式,加強對話交流、協商重大事項、強化規劃銜接,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為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相關區域的功能布局為:南昌都市圈重點打造成為對接長江經濟帶的先行區,贛南地區重點打造成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贛東北地區重點對接長三角地區和海峽西岸城市群,贛西地區重點對接長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集中力量打造南昌、贛州、九江、上饒四大開放門戶。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