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包含五大建設領域!九部門: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

2020-11-10 16:49 中國發展網
以工代賑

摘要:意見指出,各地要深刻把握以工代賑性質特征,結合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選擇一批投資規模小、技術門檻低、前期工作簡單、務工技能要求不高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

中國發展網訊 11月10日,發改委等九部門近日發布關于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意見。意見指出,各地要深刻把握以工代賑性質特征,結合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選擇一批投資規模小、技術門檻低、前期工作簡單、務工技能要求不高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

《意見》提出,各地要充分認識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重要意義,在補上“三農”領域基礎設施短板、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配套設施提檔升級、豐富鄉村文化生活中尋找切入點,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因地制宜實施一批項目,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中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意見》,各地要深刻把握以工代賑性質特征,結合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選擇一批投資規模小、技術門檻低、前期工作簡單、務工技能要求不高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主要包含五大建設領域,明確了以工代賑方式的推廣范圍。

一是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廢棄村莊和危房拆除、生活環境治理,災毀水毀農村小型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農業產業附屬設施建設,以及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配套生產生活設施建設、片區綜合開發等。

二是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行政村村內主干道、通自然村組公路、巷道、入戶路等路基整理、路面硬化、亮化及必要防護設施建設,國有農場、林場林區內公路改造,農村簡易候車亭,農村渡口、漫水路、漫水橋等小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

三是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維修養護,小型水庫、堤防維修養護,農村河湖管理、巡護和保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改造和維修養護等。

四是鄉村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鄉村文化旅游和休閑農業景區景點與通鄉、通村主干道連接道路路基建設,景區景點內旅游道路及步游道、公共衛生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綠化工程等配套和附屬工程建設等。

五是林業草原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在營造林、森林保護、草原保護與修復、荒漠化治理等生態保護修復及油茶、儲備林基地建設等領域中生產作用道路、貯存設施、灌溉基礎設施和管護用房等配套和附屬工程建設與維護,因災損毀營造林附屬配套工程復建等。

《意見》要求,各地要在項目謀劃、資金安排、工程實施中將以工代賑作為一種重要方式統籌考慮,認真做好務工組織、報酬發放和技能培訓等工作,實現鄉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和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增收?! ?/span>

(一)積極謀劃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各地農業農村、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草、扶貧等部門在開展相關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謀劃、相關規劃和年度投資計劃編制等工作時,要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指導項目實施主體認真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協調和溝通銜接,強化規劃銜接和項目對接,分年度梳理形成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清單?! ?/span>

(二)廣泛組織動員農村勞動力參與工程建設。對于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鼓勵引導項目實施單位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則,優先吸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其他農村低收入群體參與工程建設,在確保工程質量和項目進度的前提下,盡量動員當地農村勞動力參與,最大可能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各類報告中要對用工計劃包括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情況等予以說明。要組織項目所在地鄉鎮政府和村委會與項目實施單位建立勞務信息溝通機制,根據項目實施單位用工需求,做好當地農村勞動力的動員組織工作,為項目實施提供勞務保障。對于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按照招標投標法和村莊建設項目施行簡易審批的有關要求,可以不進行招標。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其領辦的合作社,組織當地農村勞動力組建施工隊伍進行建設。每年汛期過后,受暴雨洪澇等災害影響較重地區,應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毀工程修復中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一批項目,幫助受災群眾穩就業、促增收、渡難關,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span>

(三)及時足額發放以工代賑勞務報酬。各地在批復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時,應對勞務報酬發放內容進行論證;在分解下達投資計劃時,將勞務報酬發放情況作為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督促項目主體及時足額向參與務工的勞動力發放勞務報酬;在項目竣工驗收時,將勞務報酬支付標準、金額和發放名冊作為重要參考。通過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工程項目,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盡量提高項目資金中勞務報酬發放比例。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參照當地農民工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項目所在縣參與工程建設的農村勞動力勞務報酬指導標準,積極配合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做好項目審批、投資計劃下達、事中事后監管、竣工驗收等工作。  

(四)多措并舉做好務工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各地要統籌各類培訓資源,結合農村勞動力就業意愿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解決好農村勞動力因技能不足而難以參與工程建設的問題。要委托項目實施單位采取“培訓+上崗”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訓和以工代訓,幫助參與務工的群眾掌握實際操作技能。要支持項目受益主體根據項目建成后用工需求,對參與工程建設的農村勞動力開展短期技能培訓,并優先吸納就業,延伸擴大就業容量。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