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俯下身子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的“山西發改人”

2021-04-08 09:52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脫貧攻堅 山西

摘要:日益積累的養殖經驗讓陳玉生成為了村里的產業帶頭人,2020年1月,由陳玉生牽頭,4個貧困戶和2個非貧困戶參加,成立了陳家垣村養殖合作社。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荊文娜

崔志強

村中生產力水平低下,青壯年等主要勞動力多外出務工。村里常住人口主要以老人和小孩為主,且受自然條件制約,村民多居住在臺階式的半山腰和山頂處,居住分散……這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磧口鎮陳家垣村脫貧前的情形。針對這樣的村子,如何才能快速有效脫貧?

2018年4月,山西省價格認證中心復核科副科長周向烽被派駐臨縣磧口鎮焉頭村工作隊;2018年11月,他被任命為臨縣磧口鎮陳家垣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幾年來,周向烽扎根基層、履職盡責,從加強組織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以及解決村里實際困難等方面全面扎實地帶領村民脫貧致富。2019年,陳家垣村在周向烽的帶領下,全體村民順利脫貧,貧困戶收入與此前相比增加了幾千元。今年初,周向烽成為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的唯一一名“山西發改人”。

 周向烽詳細了解記錄村民的實際困難。周向烽/供圖

周向烽詳細了解記錄村民的實際困難。周向烽/供圖

進家入戶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

“來到村子后發現,當地群眾思想觀念滯后,受教育程度低,只能依靠幾畝薄田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周向烽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剛到陳家垣村時,看到村民的生活現狀,深感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為了盡快了解村民的家庭情況和具體需求,他俯下身子,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走街串巷深入村民家中與貧困群眾促膝談心、噓寒問暖、宣講政策,同時了解掌握扶貧政策和跟進幫扶措施的落實情況。

通過入戶走訪,周向烽切實了解到了村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同時將扶貧政策和惠農政策傳遞到每家每戶,讓貧困戶知曉并充分利用好可以享受的扶貧政策,盡快走出生活困境。

幾年來,通過一系列體恤民情、走進民心的行動,周向烽幫助村民解決的實際問題包含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他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介紹,截至2020年底,共幫助陳家垣村民辦理長期慢性病證6人、殘疾病證4人,核實辦理享受低保17戶,完成危房改造8戶,實現廁所改革19戶。孝心基金繳納率由2019的70%提高到2020年的90%,享受教育扶貧人數增加4人,貧困戶慢性病健康雙簽約率達到100%。

同時,周向烽還幫助村民解決飲水難的問題,讓全體村民都能實現供水入戶。在幫助村民脫貧的道路上,他將工作做到細之又細,了解每一個貧困戶的“急難愁盼”問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村中一名18歲少年的工作問題,周向烽曾5次上門入戶走訪,最終使其在天津一家工廠成功就業,現月收入達到4500多元;為了解決村民陳友順的妻子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問題,他幫忙聯系了山西省心腦血管醫院,使相關問題最終得以解決。這樣的事例在周向烽駐村的這幾年還有很多。

找準產業有效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產業扶貧被看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幾年來,周向烽帶領陳家垣村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以點帶面推動脫貧攻堅”的產業發展思路,重點推動種植、采摘、光伏以及觀光旅游產業多元化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陳家垣村了解到,村民陳玉生以前在山東煙臺打工,后因工作造成身體損傷,無法再從事重勞力工作。在家休養期間,周向烽向他建議在當地搞養殖。“開始他不愿意,因為需要投入資金。”周向烽介紹,后經其幫助,為陳玉生向銀行申請小額政府貼息貸款5萬元,同時免費提供雞苗,還從技術上幫他科學養雞。幾個月過后,收入的提高讓陳玉生對養殖產生了更高的積極性,隨即又申請了養羊。周向烽對陳玉生的養羊計劃再次給予大力支持,從村里的產業扶貧資金中低息貸款給陳玉生10萬元作為養羊啟動資金。

日益積累的養殖經驗讓陳玉生成為了村里的產業帶頭人,2020年1月,由陳玉生牽頭,4個貧困戶和2個非貧困戶參加,成立了陳家垣村養殖合作社。此外,通過對臨縣“六小產業”和扶貧小額貸款政策的宣傳,陳家垣村還有3戶貧困戶參加了“六小產業”發展,其中2戶養羊,1戶養雞。通過以上幫扶工作,周向烽幫助陳家垣村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缺資金的問題,激發了村民的內生動力和主觀能動性,極大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帶頭作用。

在發展產業過程中,找準方向是關鍵。為發展壯大陳家垣村產業扶貧規模,周向烽特地邀請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技術人員實地查勘,通過對該村的地理位置進行分析,最終確定發展“玉露香”梨樹種植產業更為適合。2018~2019年,周向烽積極申請臨縣以工代賑辦資金85萬元,建設“玉露香”梨樹經濟園區。到2019年,全部完成110畝梨樹園的種植計劃,共計種植梨樹3357棵。“目前,通過土地補償增加收入的村民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49人,通過梨樹地務工增加收入人員18人,其中貧困戶12人,預計每年收益約為20萬元。”周向烽介紹。

除了種養殖產業,光伏產業也是陳家垣村產業扶貧的一個重要途徑。“2016年,陳家垣村安裝了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100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25千瓦,累計分配收益66303.98元,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周向烽強調,光伏收益分配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確保貧困戶擁有長期穩定的收入。同時,通過設置由貧困戶擔任的公益崗位光伏管理員和設立獎補項目等形式,光伏收益分配讓貧困戶可以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激發了他們的內生動力。

以項目建設為引領有力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以項目支撐產業,以產業帶動發展,是周向烽帶領陳家垣村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思路。他向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介紹,陳家垣村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既可遠眺黃河,又可俯瞰磧口古鎮全貌。2019年,陳家垣村被評為山西省旅游扶貧示范村。“為此,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共計投資15萬元為村里建設兩處觀景臺,將特色古鎮景觀放到最大化,盡顯古鎮魅力。”周向烽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各級領導給予大力支持,確保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并使項目取得較大成效。

據了解,在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的指導和支持下,陳家垣村在村內護坡建設過程中,2019年10月,周向烽經與山西省交通廳申請項目資金50萬元,建設涵洞一座并形成了長63米、高3米的護坡工程,吸納貧困勞動力12人參與工程建設;在進村道路工程建設中,2019年10月,經與臨縣以工代賑辦申請項目資金140萬元,完成了鋪設長1.4公里、寬4.5米的進村道路水泥路面工程,吸納貧困勞動力18人,有效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在村容村貌建設過程中,2019年,周向烽通過與臨縣交通局溝通,安裝路燈18盞。

此外,2020年9月,陳家垣村建成3座垃圾集中收容池、集中供水點5座,并且投資30萬元對村內道路進行了長40米、高3米的護墻拓寬建設。2020年10月,為進一步加強旅游示范村建設,該村又申請投資30萬元種植綠植。

“這些項目直接惠及了陳家垣村全體村民,并帶動在外村民在旅游旺季回村就業,增強村莊凝聚力。”周向烽表示,下一步,陳家垣村將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理念,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通過村兩委班子的不懈努力和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幫扶工作隊的精心幫扶,有能力也有信心把陳家垣村建設成為山川秀美、產業多元、村民富裕、鄉風文明、美麗宜居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