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加強長江經濟帶重要湖泊保護和治理 探索推進重要湖泊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2021-11-26 08:40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長江經濟帶

摘要:探索建立流域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組織查擺深層次問題,建立湖泊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發現一起,整改一起,銷號一起。

本報訊  記者張守營報道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重要湖泊保護和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出總體發展目標:到2025年,太湖、巢湖不發生大面積藍藻水華導致水體黑臭現象,確保供水水源安全;洞庭湖、鄱陽湖、洱海、滇池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鞏固提升,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水質穩中向好;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調蓄能力持續提升,全面構建健康、穩定、完整的湖泊及周邊生態系統。到2035年,長江經濟帶重要湖泊保護治理成效與人民群眾對優美湖泊生態環境的需要相適應,基本達成與美麗中國目標相適應的湖泊保護治理水平,有效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指導意見》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沿江省市在大力推進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護治理的同時,加強湖泊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但由于湖泊具有水域面積廣闊、水體交換緩慢、污染物易擴散等特殊規律,保護和修復較之長江干支流難度更大。加之沿湖工農業和人口、城鎮密布,經濟發展長期與湖爭水爭地,城市建設特別是房地產開發侵占湖泊生態空間,長江經濟帶重要湖泊普遍面臨生態功能受損、水源涵養能力不足、水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萎縮、蓄洪能力下降等突出問題。

為進一步強化長江經濟帶重要湖泊保護和治理,持續改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質量,《指導意見》強調要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一體治理,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深化改革、完善機制”的基本原則,并重點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部署:

——著力優化空間布局方面。一方面加快構建管控體系,加強重點湖泊流域保護治理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嚴格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另一方面,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探索推進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洱海、滇池等重要湖泊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構建法治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體系。

——積極推進生態保護方面。一是加強水域岸線保護。持續規范推進湖泊“清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常態化開展塑料垃圾清理,不斷鞏固清理整治成效。二是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相結合,布局實施長江重點生態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統籌推進重要濕地保護和修復。三是提升生物多樣性水平。依法嚴格外來物種引入管理,加強重大危害入侵物種治理。

——深入實施污染治理方面。一要強化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探索建立流域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組織查擺深層次問題,建立湖泊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發現一起,整改一起,銷號一起。二要加大污染綜合防治力度。

——切實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方面。一是強化水源地環境保護。以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為重中之重,實施水源專項執法行動,嚴肅查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行為。二是提升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湖區重要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提升城鄉飲用水源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推動綠色發展方面。首先要強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動湖區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向節約集約利用方向轉變。其次,調整完善產業結構。最后,要大力推動經濟轉型。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因地制宜培育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等產業。

——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方面。一是強化河湖長制。二是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森林、草原、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三是提升監督執法水平。

——強化保障措施方面。一要加強組織領導。二要深化問題研究,結合不同類型湖泊的自然特征、功能屬性,摸清湖泊保護治理本底情況。三要強化資金支持,按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各級政府合理安排湖泊保護和治理的財政資金,將符合條件的湖泊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四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公眾參與長江經濟帶重要湖泊保護志愿行動,提高公眾對河湖保護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推動形成共同保護長江母親河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