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持續做好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工作
摘要:自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相關銀行已簽約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723個,簽約金額1546.2億元,已投放388.6億元,支用323.1億元。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石,是現代工業化國家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湖北省發展改革委搶抓國家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發展機遇,認真履行部門職責,統籌謀劃勤調度,多措并舉促投放。自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相關銀行已簽約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723個,簽約金額1546.2億元,已投放388.6億元,支用323.1億元。
一、高度重視,統籌推進,樹牢三個意識
省委省政府領導為中長期貸款工作作出專門批示,省發改委按周研究推進,并在第一時間召開由省市縣三級發改、人行、銀保監、地方金融監管局(辦)和21家全國性銀行省級機構負責人參加的工作推進會,4次組織召開部門協調會,按月督辦推動。全省各市州、各部門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樹牢三個意識。一是樹牢大局意識。把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二是樹牢爭先意識。迅速行動、倒排工期、周密布置,搶抓政策機遇和時間窗口期,在有限時間內推動中長期貸款工作落實落細落地。三是樹牢合規意識。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自主對接、自主選擇、自主決策;嚴守合規底線,嚴格審核項目材料真實性與合規性,有效防范合規性風險。
二、高層督導,協同推進,壓實三個責任
一是壓實發改統籌抓總責任。積極發揮省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作用,認真履行牽頭抓總職責,統籌推進轄區中長期貸款申報與投放工作,協調解決好工作推進中的有關問題。實行省發改委與市州政府、市州發改委緊密聯動,全力協調資源支持。二是壓實部門協同推進責任。省內各銀行成立工作專班,省市縣三級銀行做到節假不休,開設綠色審批通道,加快對接,加急審批,全力以赴做好專項推進工作。人行、銀保監以及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加強業務指導,積極為貸款投放創造良好條件。省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等要素保障部門對“黃燈”項目逐一跟蹤督辦,全部實現了“黃轉綠”。三是壓實屬地主體推進責任。市州發改委統籌謀劃項目儲備和審核,積極推進銀企融資對接,推動更多項目盡早審批落地、投放見效。
三、高效對接,全力推進,健全三項機制
一是成立工作專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比照國家層面,成立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工作專班,省發改委8個專業處室和3個要素保障部門為專班成員,序時發布項目申報、審查信息,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各專業處室密切配合,對上報項目做到即報即審,為全省中長期貸款項目申報奠定了基礎。二是架設銀政橋梁,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省發改委主動對接人行武漢分行、湖北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以及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省級分行,加強橫向溝通交流,搭建政銀合作平臺。發揮“店小二”作用,及時向21家金融機構推送備選項目清單,提示金融機構提前介入、提前溝通協商,提高項目推薦和投放效率。三是超前謀劃,建立長效保障機制。主動協調要素保障部門,做好項目對接與工作銜接,千方百計黃轉綠。同時,搶抓政策機遇,提前做好項目儲備與對接。
四、高頻調度,整體推進,產生三個效應
為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省發改委分市州、領域(處室)和銀行等3個層次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清單管理,按日調度各銀行授信簽約、貸款投放和資金支用情況,由此帶動產生:一是政策帶動效應。受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帶動,2022年全省制造業投資增長23.2%,連續7個月環比提速。二是信貸拉動效應。除備選項目外,另有315個項目實現了232.3億元的貸款投放。2022年全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凈增1071.5億,增長47.1%。三是服務示范效應。發改部門推動“銀行找項目”的傳統營銷模式向“發改推項目”新型融資模式的轉變,受到銀行一致好評,激發了銀行放貸熱情。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湖北省持續做好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