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或成為第一個被“無人駕駛”替代的職業
摘要:對于大部分自動駕駛企業來說,除了技術的不斷突破,如何實現商業化落地是一個繞不開的大問題。在無人駕駛乘用車落地變得遙遙無期的當下,場景相對簡單、市場規模超過萬億的物流行業有著更多的機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宋璟 作為都市人,“無人駕駛”這個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最近幾年,我們總能在各種媒介上聽到相關新聞,好像它已經近在眼前了,但又好像很遙遠,不知何時它才能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實際上“無人駕駛”指的不僅僅是我們平時開的小轎車,物流行業也離不開“無人駕駛”技術的支持,眼看雙十一就要到來,幾乎每年11月初國家郵政局都會發出預測,“雙11期間將出現旺季峰值,預計日均快遞業務量達XX億件“,去年統計結果是2020年11月完成快遞業務量98億件,今年是否會突破100億件?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
干線物流痛點強烈,亟需改變
龐大的業務量和超快的物流速度,離不開智能終端、物聯網、大數據等多重技術的支持。對于大部分自動駕駛企業來說,除了技術的不斷突破,如何實現商業化落地是一個繞不開的大問題。在無人駕駛乘用車落地變得遙遙無期的當下,場景相對簡單、市場規模超過萬億的物流行業有著更多的機會。
9月14日,宏景智駕發布與江淮商用車聯合打造的干線物流智能重卡HyperTruck One。據悉,HyperTruck One采用宏景智駕Windbreaker L3系統架構,軟硬件一體化全方位提升車輛智能水平,并計劃于明年上半年量產下線,目前已與安能物流、中儲智運等頭部物流運營平臺開展合作。
與此同時,今年9月,宏景智駕憑借Windbreaker 解決方案從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的4018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HICOOL 2021全球創業大賽一等獎。據介紹,“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暨創業大賽”是以海內外人才創業大賽為主體的綜合性國際人才活動,圍繞北京“十四五“產業布局,聚焦全球創新創業趨勢,鏈接全球頂尖的科技創新要素,為海內外創新創業者服務。
對此,杭州宏景智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劉飛龍表示,之所以想做智能重卡,是因為干線物流有著很強的痛點,卡車司機這個職業工作辛苦的同時,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很少有年輕人選擇踏入這個行業,司機短缺問題顯著。
而對于物流運輸行業來講,近年來人力成本也在不斷上升,但運費其實是不漲的,所以物流行業的利潤一直在被壓縮。我們分析過一臺重卡物流成本,長途重卡雙駕成本一年在30-40萬。那么,如果通過自動駕駛技術能讓駕駛員從兩個人減到一個人,最終實現完全無人駕駛,就可以縮減成本,極大的提升物流行業利潤能力。
再有就是事故風險。重卡司機一天10+小時,甚至24小時連軸轉。長途行駛可能導致分心走神,進一步導致事故。再加上中國的卡車以平頭卡車為主,對駕駛員的保護是比較薄弱的。據悉,該行業的死亡率、事故率達到了千分之一。
另外還有節能的問題,重卡耗油量多,運行時間長,中國干線物流重卡消耗50%汽柴油的用量,所以節油是很大的命題。我們講干線物流,每年每臺車油費在50萬元左右,即使降低5-10%的油耗對于物流車隊來講也是巨大的盈利空間。
“司機短缺、人力成本攀升、事故風險組成了今天物流行業明顯的痛點,因此這個行業必須要變革,宏景智駕希望能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貢獻。當然,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光有技術還是不夠的。一個有用的解決方案背后一定是技術、產品、商業閉環完整的解決方案。” 劉飛龍介紹,HyperTruck One的出現將改善卡車司機的工作狀態,變革干線物流的商業模式。L3自動駕駛技術的出現,配合簡單易操作的人機共駕平臺,能夠減輕司機工作強度,提高行車安全性。對于物流運營商而言,則可期待將部分線路的雙駕改為單駕,從而顯著提升司機人效,同時在節油性、時效性方面也會有明顯提升,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專注深耕L3,努力拓展L4
HyperTruck One采用宏景智駕Windbreaker L3系統架構,軟硬件一體化全方位提升車輛智能水平。硬件層面,采用了宏景自研的多核異構高算力自動駕駛計算平臺,配合通訊域控制器、冗余控制器,以及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在內的眾多傳感器,實現高性能、高能效的感知和運算基礎。軟件層面,基于宏景的全棧自動駕駛軟件算法,面向干線運輸場景配置了自動跟車與車速控制、自動車道選擇與居中行駛、自動變道超車、自動車道內偏置避讓、自動導航上下匝道與互通等十數項自動駛功能,座艙內還新增了適應L3自動駕駛情境的人機共駕交互平臺,實現人類司機與AI司機的無縫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宏景智駕擁有Windbreaker L3系統架構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今年7月宏景還憑借“Windbreaker干線物流重卡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全球創新項目路演中獲得“最佳創新項目”獎項。
作為一款面向干線運輸場景的智能重卡,HyperTruck One在完成高速收費站間所有動態駕駛任務的同時,也為物流成本的優化做了節能技術的深入探索。通過全程經濟車速規劃、預測性智能沖坡與滑行、整車空氣動力學優化等6項技術,累計可實現9-11%的節能潛力,大大降低了物流能耗成本和碳排放。
作為一款可持續進化的智能重卡,HyperTruck One在現有功能的基礎上,還將通過OTA實現持續進化。2022年,倉對倉自動駕駛、園區內自動駕駛等多項功能的OTA,將使得HyperTruck One適用更為廣泛的物流場景,再次成為新物種。
另外,劉飛龍給記者做了科普,自動駕駛技術分為L1到L5五個階段。L1階段的車輛擁有ABS(防抱死系統)等輔助系統;L2階段的車輛具有了橫向和縱向移動的輔助控制。例如輔助汽車保持在車道線之內;L3階段的大部分時候車輛可以自動駕駛。
L3階段的汽車不需要駕駛員對當前路況進行實時監控,只需要在系統提示時接管車輛即可。換言之,邁入L3階段之后,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就可以真正將人從“駕駛”這一任務中解放出來。
而進入L4階段的汽車,可以自己在限定的道路上處理極端情況,并且,整個處理過程不需要人工進行操控;到L5階段之后,汽車則能全面“掌握”當地交通法規與交通網絡等,然后根據車主設置的目的地自行選擇合適的路線和出行方式,從而真正做到全工況、全區域的自動駕駛。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駕駛自動化等級都在L2級別,可以看到關于L3和L4的區別最關鍵在于車上是否要求有人。因此,L3對Robotaxi場景沒有意義,因為它沒有降低人力成本。
但干線物流與Robotaxi不同,傳統的長途貨運卡車內往往需要兩名干線司機,L3則能實現減少一名司機的需求,因此在干線物流的場景下L3是非常有價值的。
劉飛龍表示,宏景智駕除了大規模量產落地L2/L2+的ADAS產品;打造L3+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在干線物流重卡上的完整解決方案和商業化閉環外,還要仰望星空努力攻堅L4。
物流卡車的高度自動化或在未來兩到三年實現
“10年后的我們在淘寶買東西,作為物流運輸的卡車司機一定是機器人。”劉飛龍談到,關于Robotaxi場景,可能還需要五年或者十年,但是干線物流目前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封閉式園區自動化了,所以高度自動化的實現很可能就在未來的兩到三年。說到對于智能重卡的愿景,劉飛龍表示,“希望中國老百姓以后想起卡車,不再是笨重、排放高、容易出現大型交通事故的印象,而是安全的、環保的、智能的、高效的,最好還是個可以移動辦公的辦公室,這不是天方夜譚,既然駕駛的責任小了,甚至達到了無人駕駛,那長途運輸中的時間和剩余空間自然就可以用來辦公了。”
不過另一方面,劉飛龍也強調,我們要分清輔助駕駛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要加強消費者教育。關于安全問題,要嚴格按照行業統一標準進行銷售,避免夸張宣傳造成用戶的誤解。
“如何讓你開車越來越輕松、越來越安全,是我們宏景智駕每天都在考慮的事情。”自動駕駛技術中的關鍵一步就是眾所周知的數據積累,劉飛龍稱,“宏景智駕的所有產品釋放前都需要至少30萬公里長的測試,中國有12萬公里長的高速路,相當于要跑兩遍以上。”
劉飛龍表示,除了預計HyperTruck One將于明年上半年量產下線之外,今年底前,宏景智駕還將組建一支超過10臺智能重卡的物流車隊,實測驗證L3自動駕駛重卡商業化運營的技術可行性與成本優勢。
面對當前國內眾多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百家爭鳴的局面。劉飛龍表示,宏景智駕的優勢在于量產落地的能力,并可根據車企需求實現模塊化的靈活配置,適用于從ADAS到自動駕駛的不同等級要求。劉飛龍還表示年內宏景智駕將會實現不少于5個量產裝車項目,裝車量近10萬臺。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