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GEP核算結果發布,總值高達1303.82億
摘要:調節氣候價值488.24億元,占比最大,約占GEP的37.4%。2020年生態系統提供的氣候調節服務可節能680.95億千瓦時,相當于深圳當年用電量的69%。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王璇琰 記者劉寶
10月22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統計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深圳市2020年度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結果。
核算結果顯示,深圳市2020年度GEP為1303.82億元。其中物質產品價值23.55億元,調節服務價值699.52億元,文化旅游服務價值580.75億元,占比分別為1.8%,53.7%和44.5%。調節服務和文化旅游服務是深圳生態系統提供的主要服務功能。深圳市單位面積GEP為0.65億元/平方公里。
具體來看,深圳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占比較大的有:
調節氣候價值488.24億元,占比最大,約占GEP的37.4%。2020年生態系統提供的氣候調節服務可節能680.95億千瓦時,相當于深圳當年用電量的69%。
旅游休閑服務價值419.39億元,約占GEP的32.2%。2020年深圳市特色生態景區接待游客數2618.77萬人次,自然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和綠道等免費生態空間提供約10億人次休閑游憩服務。
自然景觀溢價價值109.75億元,約占GEP的8.4%。
涵養水源服務價值117.19億元,約占GEP的9.0%。2020年涵養水源量達19.18億噸,相當于2020年度全市本地水資源供應量的16倍。
此外,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還組織對深圳市“十三五”期間其他年份的GEP進行了試算。結果顯示,“十三五”期間深圳市GEP總體穩步提升,其中調節服務價值逐年增加,直接反映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效,實現了GEP與GDP的雙提升。
什么是GEP核算?
GEP是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也就是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是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包括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三部分。
通俗來講,GEP就是評估自然生態系統在一年內給城市與居民的生產生活做出了哪些貢獻,這些貢獻價值是多少。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到:“我們通過監測、調查、模型評估等方法計算自然生態系統每年為我們減少了多少泥沙淤積、減少削減了多少面源污染、凈化了多少空氣和水體污染物,消減了多少噪音、節約了多少能耗等,再評估這些服務相當于多少價值。這些核算指標分2級共有16項。需要注意的是,GEP是‘流量’,不是‘存量’,如核算的是森林一年內提供生態服務的價值,而不是森林作為資產的價值。”
深圳為什么進行GEP核算?
2019年8月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明確要求深圳“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
2020年10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進一步要求“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范圍”;
2021年9月
正式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要求“定期對生態系統生產總值進行統計核算并公布核算結果”。
今年3月23日,深圳發布了以GEP核算實施方案為統領,以技術規范、統計報表制度和自動核算平臺為支撐的“深圳市GEP‘1+3’核算制度體系”,高質量地完成了先行示范的相關任務。
10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實施一周年進展成效”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認為“深圳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制度體系”。
深圳開展GEP核算工作,就是要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推動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促進深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開展GEP核算有何作用?
開展GEP核算能夠系統掌握一個城市的生態系統狀況,讓城市市民認識到生態系統所創造的價值,讓城市管理者能夠有的放矢地提高生態系統服務能力。
比如,2020年深圳全市的生態空間極大地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節約了相當于全市用電量70%的降溫能耗。
又如,2020年深圳基本生態控制線約占城市陸域空間的49%,卻提供了71%的生態產品總值,讓城市管理者能夠明確城市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量化城市發展對生態系統的可能影響,讓城市發展建設的決策依據更全面,讓市民能直觀地衡量自己享受的生態服務,進而明白自然生態系統對人類的作用,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此外,生態系統中GEP主要來自自然生態過程,由于生態系統中動植物生長成材的自然規律,不可能快速提升,而另一方面,生態產品卻可能因為生態系統受損而快速減少。這就提醒城市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時,更多考慮自然客觀規律。
深圳作為我國首個制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制度并實施的城市,通過GEP核算把環境與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對我國城市生態管理理念和實踐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深圳落實綜合改革試點的一項具體措施,為我國推進高質量城鎮化建設和快速城市化地區的生態環境管理開展先行示范。
深圳GEP核算方法和結果有何亮點?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論日益深入人心。近年來,包括青海、內蒙、浙江、江西、云南等地的不少城市都開展了GEP核算。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云對記者表示,深圳GEP核算主要有以下三個亮點:
首先從方法上看,深圳GEP核算方法科學先進,在充分對接行業相關技術規范的同時,結合城市特征,新增了噪聲削減等反映城市人居環境的指標。這些探索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聯合國環境經濟核算委員會的認可,國家相關部門也參考深圳等地的實踐經驗正在制訂相關標準。
其次從結果上看,根據官方公布的2020年GEP核算結果,深圳的GEP總值受城市面積所限,但單位面積總值為0.65億元/平方公里,在已知開展GEP核算的區域中居于前列。考慮到深圳還是個管理人口超過兩千萬經濟高度發達的超大城市,這個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優異,充分反映了城市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和市民的生態環境獲得感。
第三從先行示范上看,深圳探索建立了我國第一個GEP核算制度體系,從技術規范到統計報表,再到自動化計算平臺,為GEP的常態化核算給出方案。在核算中率先使用了高空間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數據,使城市細小的生態空間特征都能夠得以反映。同時為GEP核算做了大量的生態本底調研,使參數本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核算結果能夠更好的反映本地實際情況。
如何進一步提升GEP?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深圳將持續完善GEP核算體系,努力保持這項工作在全國的先行示范性。“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開展各區GEP精細化核算,探索海洋、重點片區和重點項目的GEP核算,并推動GEP進監測、進考核、進規劃、進決策。”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