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杜蘭: 講好科技故事,傳遞中國溫度
摘要:今年是“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第六屆,其中三屆就在廣州舉行。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之一,會議匯集了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跨國公司駐華代表等國內外約600名嘉賓參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2月1日-4日,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辦,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常務理事杜蘭獲邀出席,和中外各界嘉賓一起聚焦研討“文明交流互鑒與講好中國故事”。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獲邀出席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并參加專題研討
今年是“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第六屆,其中三屆就在廣州舉行。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之一,會議匯集了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跨國公司駐華代表等國內外約600名嘉賓參加。
杜蘭現場分享了科大訊飛的切身經歷,“如果外界只知道你的強大而看不到你具有的溫度和美好的一面,顯然不是好的趨勢,我們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候,迫切需要講好中國的科技故事”,她從文本、主體、方式三個維度分享了如何講好中國科技故事。
在文本上,杜蘭認為,既要嵌入全球治理的宏觀敘事,也要聚焦生動有溫度的微觀敘事。她提到科大訊飛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啟了很多溫暖的故事。在教育領域,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大山里的孩子學習標準的普通話和流利的英語;在醫療領域,用機器人輔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診斷;在減貧領域,用人工智能應用幫助盲人“看得見”文字,幫助聾人“聽得見”聲音。
杜蘭認為,云南亞洲象北遷的故事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典范。用無人機、衛星通信等科技手段為象群保駕護航,既展現了中國自然之美、山川之美、生物多樣之美,又展現了中國人的淳樸大方、充滿愛心、追求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形象,獲得外媒廣泛報道,讓全球看懂中國,喜歡上中國。
在主體上,杜蘭認為,既要發揮企業品牌的力量,也要借助重要人物的影響。她分享了一段親身經歷。2019年,杜蘭參加博鰲亞洲論壇的“中韓CEO對話”環節。韓方代表用中文表達問候后,主持人崔鍾球表示希望中方也有代表用韓語發聲。就在此時,杜蘭拿起手中的翻譯機,說出一句中文問候語,翻譯機馬上譯成清晰準確的韓語,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化解了外交場合的一場小尷尬。論壇中方主持人、中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當場點贊,知名財稅專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在他的個人微博上記錄了這一幕。而在這次的“讀懂中國”研討會現場,在中國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的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維廉也進行了《為西方媒體點一支蠟燭》的精彩演講分享。杜蘭表示,通過龍永圖部長、賈康所長、潘維廉教授這樣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人物能夠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
在方式上,杜蘭認為,既要讓敘事簡單易懂,又要讓形式豐富多彩。她以李子柒的火爆為例,“李子柒非常具象,滿足了人們的田園夢想;她非常人格化,注入了情感和血肉,包括她和奶奶的故事也非常生動;她是無聲的,基本沒有旁白和對話,降低所有受眾跨文化溝通的門檻”。
作為科技界的代表,杜蘭表示,希望通過講好中國科技故事告訴世界,中國的科技力量不僅能夠幫助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也能夠解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只有基于建設美好世界這個愿望來尋找共識、建立共識才能真正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溫度”。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