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星”廚出道

——第二屆廣州市“青年粵菜師傅”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2021-12-27 16:18 中國發展網 穗團宣、麥曉彤、張玉君、記者皮澤紅
廣州市 青年粵菜師傅

摘要:創業組決賽現場,11個參賽團隊的代表依次向專家評委推介自己的創業項目,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成為餐飲創新創業的主流,腸粉、瀨粉、云吞面、燒臘、禮餅......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穗團宣、麥曉彤、張玉君、記者皮澤紅報道  12月26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總工會、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主辦,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廣州地區飲食行業協會等單位承辦,中國銀行廣州分行、廣州奧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二屆廣州市“青年粵菜師傅”創新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儀式在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舉行。決賽現場,20個創新組項目和11個創業組項目為爭奪最后的榮譽展開激烈競爭,經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創新組、創業組的前10名,其中創新組的冠軍(1名)、亞軍(2名)、季軍(3名)獲頒“羊城工匠”證書。

頒獎儀式

現場“新意”百出  “鑊氣”十足

創新組操作間中,“香噴噴”的煙火味在空氣中彌漫,青年粵菜師傅正以“參賽菜式+指定菜式”的方式進行比拼,各個選手紛紛亮出自家拿手絕活,現場熱氣騰騰,“炒、煎、燜、蒸、炸......”等各種粵菜烹飪技法輪番上演;展示區中焦糖春砂仁排骨、魷魚仔燴秘制年糕、芙蓉花雕波士頓龍蝦、紫氣東來(荷花酥),以及各種以“雞”為主題的美味佳肴琳瑯滿目,呈現一場色香味型俱全的美食盛宴。

創業組決賽現場,11個參賽團隊的代表依次向專家評委推介自己的創業項目,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成為餐飲創新創業的主流,腸粉、瀨粉、云吞面、燒臘、禮餅......等傳統粵菜小吃,經過工藝、口味等創新改良,通過品牌打造和市場運營,成為青年從事餐飲創業的主要方向,既有利于傳統粵菜技藝的傳承,也有利于粵菜文化的傳播。

“粵菜素有‘有傳統、無正宗’的說法,本次參賽的項目就印證了這一點,參賽菜式和指定菜式都‘新意’十足,能夠嫻熟運用粵菜烹飪技法,采眾家之長,對菜式進行創新研發,這非常難得;希望我們大賽涌現出更多好的粵菜師傅苗子,給粵菜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共同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大賽專家評委馬健雄說道。

優化幫扶模式  培育粵菜人才

據悉,本次大賽對賽制進行了優化,在決賽前增設訓練營環節,組織入圍的項目參加訓練營活動,邀請各領域專家為決賽參賽選手提供創業金融政策推介、粵菜烹飪技藝與應用、BP撰寫與路演技巧等培訓。同時,組織拜訪粵菜名師,走訪粵菜大師工作室和知名餐飲企業,幫助選手提升烹飪水平和創新創業能力。

“大賽給我們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臺,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在與粵菜‘大咖’及同行交流的過程中,提升了我的烹飪技藝和創新能力,十分感謝主辦方搭建的平臺。今后我會以更加嚴謹的求學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傳承和創新發展粵菜烹飪技法。”創新組冠軍蔡中天說道。

“對我們廚師出身的創業者來說,除了要潛心研究烹飪技法和產品研發之外,還要懂運營、懂市場、懂推廣、懂管理,缺了這些我們創業不可能會成功,這次大賽讓我有機會與這么多同行和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為我們解決創業難題,出謀劃策,對接資源。我想我也更有信心將這個項目做大做強。”創業組冠軍黃淑玲說道。

多措并舉  助力“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

據悉,近年來,團市委聯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市婦聯等單位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及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先后舉辦“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展出76個粵菜精品項目,吸引市民、游客參觀逾18.3萬人次;搭建“三項工程”青年人才供需交流平臺,開展5場主題招聘會,吸引895家企業參會,提供31658個崗位數,線上瀏覽量達144335人次;開展廣州市尋找“粵菜名品名店名廚”活動,遴選出粵菜美食地標96個,宣傳覆蓋逾5萬家粵菜企業(商戶);聯合畢節團市委、貴州省畢節技術職業學院等單位共建廣州共青團“粵菜師傅”(畢節)培訓基地,開設六大實訓基地,完成嶺南班26名學員、廣州酒家班66名學員的頂崗實習任務。“青年粵菜師傅”品牌已在廣大市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團市委下一步將聯合各有關部門繼續助推“粵菜師傅”工程更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