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再添猛將!我國新造8萬噸半潛船“新耀華”號在廣州命名交付
摘要:半潛船,顧名思義,是一種能“潛水”的運輸船,又稱“海上大力神叉車”,它可以像陸地上的叉車一樣,通過自身壓載水的調整,把甲板潛入水中,將承運貨物從指定位置上浮托舉完成裝載。這種船主要用于運輸無法分割進行吊裝的超大型裝備,如海洋工程平臺、油氣開采模塊、大型風電裝備、喪失動力的艦船等。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彭永桂、符致冠、李怡、記者皮澤紅報道 元月19日,由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為中遠海運特運建造的8萬噸半潛船在廣州南沙命名交付。命名嘉賓將該船命名為“新耀華”號。該船載重噸僅次于廣船國際2016年建造交付的國內最大半潛船“新光華”號,交付運營后,將成為助力我國海洋強國建設又一員新的猛將。
“”新耀華”號
半潛船,顧名思義,是一種能“潛水”的運輸船,又稱“海上大力神叉車”,它可以像陸地上的叉車一樣,通過自身壓載水的調整,把甲板潛入水中,將承運貨物從指定位置上浮托舉完成裝載。這種船主要用于運輸無法分割進行吊裝的超大型裝備,如海洋工程平臺、油氣開采模塊、大型風電裝備、喪失動力的艦船等。
大——裝貨甲板接近兩個足球場大
“新耀華”號半潛船為8萬噸級半潛船,為國內第二大半潛船。這艘船總長255米,型寬57米,下潛吃水30.5米,載重量為8萬噸,服務航速14.5節。裝貨甲板長210米、寬57米,裝貨甲板面積接近于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新耀華”號全船有108個壓載水艙,每一個壓載水艙都有一個閥門直接通向海底。下潛作業時,只要通過控制系統打開相應壓載艙室的海底閥門,在不超6小時之內,船就能自動潛入水中30.5米、主甲板以上16米。上浮作業時,則通過船上配備的4臺大型空壓機往相應的壓載水艙注入空氣,壓載艙內的壓載水就將自動排出船外,船舶實現上浮。該船在海試中作下潛實驗時,僅用3.5小時就下潛到預定深度,潛浮綜合性能卓越。
強——能夠完成“穿針繡花”式作業
“新耀華”號采用四套電力推進系統作為動力,并在船艏和船艉各配有兩套側推器。船上由6臺功率為4500千瓦的主柴油發電機組供電,并自帶目前最先進的動力定位系統。如此高規格的動力配置,使這艘船具有最強大的動力性能。
據該船項目經理林九悅介紹,這艘船可用DGPS、激光、雷達三套系統進行動力定位,且誤差只有0.05米,可在海上實施堪比“穿針繡花”式的高精度作業。
據了解,這種船經常要在海上配合安裝大型鉆井平臺或裝卸大型海洋裝備,因此必須要定位準確。茫茫大海,就算沒有DGPS信號,但只要有一個固定的參照物,這艘船還可以通過激光或者雷達信號來進行定位。在海上作業時無需拋錨,只需要鎖定一個坐標點,無論風浪如何影響,她都能夠在船上動力系統的作用下,穩穩地定位在鎖定的坐標點上。
操作這樣一艘“巨無霸”也非常方便,不僅可在駕駛室組合控制臺實現操控,還可以在駕駛甲板兩翼進行遙控操作。另外,這艘船的動力系統采取了冗余配置,6臺主發電機中,任何兩臺主發電機發生故障,也不會對全船的動力產生任何影響。
新——建造中攻克大量關鍵核心技術
“新耀華”號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在船上的在各個區域,密密麻麻設置了9000多個自動化控制點,這些控制點猶如人體的神經系統,船上任何一個細小的設備出現故障,操作人員都能第一時間發現并進行遠程處理。
“新耀華”號半潛船是“新光華”號輪的優化版,盡管載重噸比“新光華”號輪稍小,但其綜合性能卻更為卓越。廣船國際憑借著在半潛船建造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在該船建造中成功攻克了大量關鍵技術。如為了進一步提升半潛船關鍵設備的自主配套能力,在8萬噸半潛船建造過程中,船廠聯合船東、船檢和配套企業共同發力,使該船排載空壓機下潛自動化程序、下潛裝載計算機實時監控等設備與系統均實現了國產化。
由于該船在工作時,甲板要承載巨大的壓力,因此甲板面的所用鋼板達到60毫米厚。對如此大厚度的鋼板進行焊接,防變形控制是施工的關鍵所在,廣船國際對此專門成立了攻堅團隊,創新工藝技術,并最終成功攻克這一技術難題。
另外,這艘船采用全電力推進,全船電纜長度達到450公里。其中推進系統采用6600伏的中壓電制供電,每一根電纜都粗如成年人的手臂,且施工和安裝精度要求極其苛刻,廣船國際建造團隊通過不斷總結過往建造同類型船的經驗,優化生產流程,不僅攻克了技術難點,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快——黨建引領不斷刷新周期紀錄
“新耀華”號輪的船東中遠海運特運和建造方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監造方中國船級社同屬于大型中央企事業單位,在8萬噸半潛船建造中,廣船國際生產管理部生產運行室黨支部、中遠海運船技工程船舶監造黨支部、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南沙檢驗處黨支部三方開展了以“學黨史開新局,抓質量促生產”為主題的三方黨建共建活動。通過開展黨建共建,相關各方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有機共同體”,建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在黨建共建引領指導下,共建各方的思想高度統一,在項目建造過程中發揮了強大合力,連續刷新了多項建造周期紀錄。
該船出塢僅40天就實現了關鍵節點中壓發電機動車,89天碼頭周期即開啟試航,整個碼頭建造周期控制在4個月之內,比同類型船總建造周期縮短了2個月時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鞏固了廣船國際在半潛船建造領域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
相關鏈接:
1、助力國家海上特種運輸能力亞洲第一
船東中遠海運特運主營特種船運輸及相關業務,擁有規模和綜合實力居世界前列的特種運輸船隊,半潛船運輸業務是其核心業務之一。中遠海運特運目前擁有9艘半潛船,數量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其中有6艘是由廣船國際為其精心打造。
作為國內首家建造半潛船的船企,廣船國際與中遠海特攜手,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亞洲第一的半潛船船隊,不僅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更助力中國成功登上世界半潛船設計、建造、運營的“第一梯隊”。
2、廣船國際半潛船建造量占全球半壁江山
目前全球在運營的半潛船為數也并不多,其中由廣船國際建造的半潛船占全球新造半潛船的50%,廣船國際也因此成為全球半潛船建造領域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
2002年12月17日,廣船國際建成我國第一艘1.8萬噸半潛船,結束了中國沒有大型半潛船的歷史,打破了半潛船運輸長期由國外壟斷的格局。二十年來,廣船國際已經先后為中遠海運特運建造了“泰安口”號、“康盛口”號、“祥云口”號、“祥瑞口”號、“新光華”號和“祥安口”號共6艘半潛船,“新耀華”號是廣船國際為中遠海運特運建造的第7艘半潛船。另外,廣船國際為國外船東建造了“FORTE”號、“FINESSE”號和“WHITE MARLIN”號等3艘半潛船,半潛船交船數量全球第一。
3、“新耀華”號這個船名背后的故事
“耀華”——即“耀我中華”之意。上世紀60年代,我國船舶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自己沒有能力建造遠洋船舶。1965年,在中法正式建立邦交關系一年以后,受中國政府委托,一艘叫做“耀華”號的客輪在法國圣納扎爾市開始建造。1967年,“耀華”號交付給廣州遠洋運輸公司后,是我國當時最大的萬噸客輪,起初它的角色是參與外事活動,以“友好使者”身份頻頻出訪于亞非各國。它還曾承擔過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等重大援外工程人員的運輸工作,被人們稱作中國與亞非拉各國友誼的“海上橋梁”。這艘8萬噸半潛船取名“新耀華”號,既有不忘歷史之意,更有勇當責任建設海洋強國的美好期盼。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