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攜手增情誼 粵黔產業協作走深走實 助力兩地互利共贏
摘要:2023年作為貴州省產業大招商突破年,全省將圍繞“潛力產業”“特色優勢產業”“轉移產業”重點產業領域,接續開展“雙千百場”“夏秋攻勢”招商行動。
中國發展網訊 3月7日,粵黔加工貿易業及紡織輕工業投資機遇座談會在廣東省東莞市舉行,70余家廣東企業與貴州各地政府共商協作、共謀發展。粵企再一次與貴州攜手發展,開啟合作又一新篇章。
一脈珠江向東流,同飲一江水,山海一家親。貴州地處珠江源頭,被譽為廣東的“后花園”,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連,交流合作源遠流長。作為內陸開放試驗區,貴州有著得天獨厚的政策和“先行先試”的優勢。2023年貴州持續赴粵開展招商工作。粵黔合作已過26載,兩地攜手發展、源遠流長。2021年,中央重新調整新一輪東西部結對幫扶關系,決定廣東繼續幫扶貴州。新一輪東西部協作的啟動,推動廣東與貴州再次攜手,持續擴大產業規模。不少粵企紛紛到貴州投資興業,實現發展共贏。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貴州是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兩省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和互補性。2022年以來,貴州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政策機遇,出臺《關于建立粵黔兩省更加緊密的結對幫扶關系的實施意見》,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探索“大灣區總部+貴州基地”“大灣區研發+貴州制造”等合作模式,深化產業合作,大力推動粵企入黔,推動產業梯度轉移。
2022年貴州省產業大招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投資促進局)邀請赴黔考察企業1615家,引進產業項目1804個,在農業、電力、新能源等方面開展合作,為兩地在招商引資、產業合作走深走實再添新動能。正在黔南州建設的盛屯集團鎳、鈷、鋅新能源材料項目就是“黔粵攜手”成果之一。
走進黔南州福泉市雙龍工業園盛屯集團鎳、鈷、鋅新能源材料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大型機械車輛穿梭,二千余名工人忙碌其間,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目前,項目一期建設工程已經完成70%左右,預計今年7月試車。”盛屯能源金屬化學(貴州)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米勇告訴記者,為保證項目建設各節點進度不延期,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每天都有施工單位二千多名員工開足馬力,爭取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鎳、鈷、鋅新能源材料項目由深圳盛屯集團投資61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設。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入30億元,建設2萬噸金屬高鎳硫生產線,15萬噸電池級硫酸生產線;二期投入31.9億元,建設15萬噸電池級硫酸鎳及1萬噸金屬電池級硫酸鈷新能源材料生產線系統,建設3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值預計可達150億元,解決就業2000人以上。
盛屯集團鎳、鈷、鋅新能源材料項目最開始的選址并不在福泉市。談及為何“相中”福泉落地發展,米勇表示:“我們在考察期間對當地的投資環境、產業配套、企業服務等條件非常滿意。項目簽約落地后,在土地指標、手續辦理、項目推進等方面一直享受高效靠前的服務。目前項目推進十分順利。”
該項目落戶福泉以來,福泉市成立工作專班,提供“保姆式”服務,一對一及時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通過組建項目服務團隊,幫助項目落實220千伏變電站、甕馬鐵路企業專用線、B保倉庫等配套服務,協調貴州星河環保、福泉環保城兩家企業為項目提供后端處理,幫助企業解決后顧之憂,讓企業發展更舒心、更放心、更安心。”福泉市商務局副局長姚軍如是說。
2023年作為貴州省產業大招商突破年,全省將圍繞“潛力產業”“特色優勢產業”“轉移產業”重點產業領域,接續開展“雙千百場”“夏秋攻勢”招商行動。同時,貴州將持續擦亮“貴人服務”品牌,把經營主體作為“貴人”對待,切實做好企業服務工作,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紓企業之所困,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痛點、堵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吸引更多廣東優強企業落戶貴州、深耕貴州,安心投資、順心發展。(鐘新)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