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熱議:如何以管理創新促新質生產力發展
摘要: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苿搱@區集聚高效能、高效率、高質量的生產力,正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佳實踐地。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4月28日,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的中關村論壇——“新質生產力視角下的管理創新”活動在北京舉辦。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與各界知名學者、企業決策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新機遇。
論壇全景
在開場致辭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汪泓指出,中關村論壇作為國內外知名科技創新交流平臺,其主題“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與中歐的愿景“融合中國和世界的教育、研究和商業實踐,促進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國際商學院”高度契合,體現了我們對創新的共同追求。中歐將充分利用自身的學術優勢和資源,探索生產力革新的發展路徑,以及如何通過管理創新來引領這一變革,為新質生產力的探索和發展貢獻力量。
汪泓圍繞“以科創園區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進行了主題演講。她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苿搱@區集聚高效能、高效率、高質量的生產力,正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佳實踐地。針對如何以科創園區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汪泓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圍繞科創園區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培育等展開系統性布局。第二,用好“國家隊”的科技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第三,推進科創園區的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全面融通。第四,以具有國際競爭力制度和服務優勢集聚全球創新人才。她認為,推動科技創新要充分發揮科創園區重要作用,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領域,聚焦產業鏈關鍵短板環節實施補鏈強鏈,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全球科創中心。
汪泓院長致辭并發表主題演講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院長彭文生指出,綠色能源能為新質生產力貢獻“新”生產要素,綠色創新可為全要素生產率注入新動能。從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的角度,他指出,公共政策的干預,如對綠色技術研發補貼和投資補貼、稅收減免等,可放大創新產業的正外部性,大規??芍θ蚓G色轉型。未來需不斷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適配綠色能源和綠色產業的發展。
彭文生發表主題演講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決策科學系主任、中歐AI與管理創新研究主任方躍教授以“人工智能: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為題做了主題演講。方躍指出,未來,所有企業都面臨AI轉型,企業實現AI成功轉型的四大因素為領導力的前瞻性和變革的勇氣、以人為本的AI人才戰略、重視構建同人類價值觀對齊的負責任的AI,以及能否打造適合AI成長的創新與重構文化。企業AI轉型的最大挑戰并非技術本身,而是變革管理。在新質生產力的時代下,AI的機會與時機難得,未來前景可期。
方躍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中歐企業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黃生主持了隨后的圓桌對話。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中歐校友(EMBA2008)俞宏福,瑞泊技術控股創始人、董事長、中歐校友(EMBA2009)乙壤月,北京值得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中歐校友(EMBA2016、DBA2021)隋國棟,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兼首席數字運營執行官、中歐校友(EMBA2021)黃紅英等嘉賓們分別從企業管理與實踐角度,分享了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以及數字化、新技術對企業管理的賦能和影響。
圓桌論壇
俞宏福建議,企業發展要順應數字化的發展趨勢,三一重工未來將持續加大對智能產品、智能制造和智能運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努力推進技術革新和業務模式的轉變。
黃紅英強調技術創新對于提升生產效率和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平安集團將新質生產力視作企業發展的一把手工程,在業務實踐方面,平安將智能客服、人工智能理賠服務、企業數字化培訓平臺以及基于大數據的風險預警等先進技術融入到實際工作中,有效提升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隋國棟認為,值得買科技以成為一家“AI原生”組織為終極目標,公司文化、業務流程和員工工作方式都將深度整合AI技術,從而實現數字化轉型,推動社會新質生產力的進步。
乙壤月表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合作,有望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黃生總結道,新質生產力是企業在當前復雜多變市場環境下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應該擁抱它所帶來的機遇,并在組織架構、日常運營、人才管理等方面做好準備。這其中的核心是通過靈活運用技術幫助企業實現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價值理念。他根據最新研究數據觀察到一個顯著的正相關性: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與其研發投入成正比,數字化程度較高的企業不僅在創新和人才吸引方面占據優勢,而且在全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簡稱TFP)方面也表現出色,這進一步驗證了數字化轉型對于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
汪泓院長接受主流媒體采訪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