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劉志林教授:探索手機信令數據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

2024-05-20 14:43 中國發展網
社會治理 可持續發展 城市治理

摘要:與會人員圍繞公共接觸理論在城市規劃、社區治理和居民參與等方面的應用提出相關見解和建議,共同探討交流如何通過科學研究促進城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首發院”)主辦的首都大講堂(第7期)暨地方治理工作坊第二期在京舉辦。首發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文釗致歡迎詞,首發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講師仲浩天主持。本次“首都大講堂”活動邀請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政治與公共政策所所長劉志林就“探索手機信令數據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為主題進行專場講座。從手機信令數據分析出發,劉志林提出了自己對城市治理的思考,介紹了手機信令的定義、數據特點、空間邏輯、數量規模、分析邏輯。圍繞實踐應用的探索“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診斷與規劃支持系統—以北京市為例”,劉志林講解了相關政策支持、研究背景、研究設計等內容,引發大家思考。圍繞“社區治理中居民參與的公共接觸機制”研究,從現實困境出發,根據理論基礎和手機信令數據,劉志林總結出公共接觸的新機制分析。

李文釗深入分析了公共接觸理論與居民信任之間的關聯,提出了公共接觸在構建社區信任和促進社會融合中的重要性。他強調,通過優化公共空間的設計和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居民之間的互動,進而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信任感。

首發院研究員肖超偉分享了在倫敦刷卡數據分析中的有關發現,探討了公共接觸潛力在實際城市生活中的應用。他指出公共接觸理論在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下的適用性,并提出了一些創新的研究視角和方法。

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董長貴針對手機信令數據的可操作性進行了討論,并指出在利用這一新興數據源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時可能遇到的技術和倫理挑戰。

與會人員還圍繞公共接觸理論在城市規劃、社區治理和居民參與等方面的應用提出相關見解和建議,共同探討交流如何通過科學研究促進城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次講座為城市治理未來的學術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啟示。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