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通渭縣舉辦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暨招商推介會 25個項目簽約43.96億元
摘要:通渭習字作畫之風經久不衰,形成“鋤含云水筆含墨,耕罷梯田耕硯田”獨特的“通渭現象”,1993年文化部授予通渭“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稱號,現有書畫創作人員1萬多人,民間書畫收藏總量達280萬件。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王斌報道 8月17日,甘肅通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暨招商推介大會召開,25個項目的簽約資金總額達43.96億元。此次文化產業等項目的簽約,必將為通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并將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圖為通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暨招商推介大會現場
圖為通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暨招商推介大會簽約儀式
此次大會共7天,大會期間,將舉辦通渭印記——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書畫展,甘肅通渭、黑龍江林口,安徽無為和壽縣三省四地“中國書法之鄉”書法聯展,全縣中小學生書畫大賽精品展暨學生現場書畫大賽, “巴蜀名臣”——牛樹梅家風展等一系列展覽;金銀花、黃芪、小雜糧、寬粉、山楂等特色名優產品,非遺產品、文創產品和筆、墨、紙、硯、工藝美術產品等展銷活動;邀請各級媒體來通渭進行“進翰墨之城·看發展變化”主題采訪;此外還有通渭小曲戲及影子腔、秦腔等展演。
通渭底蘊厚重,人文薈萃。五千年前,先民們在這里生息繁衍,境內溫家坪、李家坪等史前遺址屬仰韶、馬家窯、齊家文化,發掘文物2274件。公元前114年置縣,距今已有2100余年歷史,是古絲綢之路中路東段要沖。
通渭崇尚耕讀,鐘情字畫,是鑒賞筆墨丹青、啟迪藝術心靈的書畫名地。通渭習字作畫之風經久不衰,形成“鋤含云水筆含墨,耕罷梯田耕硯田”獨特的“通渭現象”,1993年文化部授予通渭“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稱號,現有書畫創作人員1萬多人,民間書畫收藏總量達280萬件。
近年來,通渭縣堅持個性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理念,加力推動書畫文化向創作、會展、培訓、鑒賞、收藏、營銷全產業鏈發展,建成翰墨文化中心、悅心國際書畫村等一批高端書畫發展基地。自2011年連續舉辦十二屆書畫文化藝術盛會,承辦大型書畫展覽70余場次,培育市場主體800多家,書畫年交易額突破10億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