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惠來縣石化崛起奏響海洋牧歌
摘要:揭陽市制造業當家“五大提升行動”帶來澎湃動力,從上半年經濟數據看發展后勁,綠色石化、海洋經濟兩大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崛起,多個重大項目的落地,為接下來的繼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發展網訊 石培璋、方展華、記者羅勉從揭陽市有關方面了解到, 揭陽市今年上半年再次以7.1%的GDP增速跑贏全省,雖然總量方面位居全省第13,但這已是2023年第二季度起,連續5個季度經濟增速摘下全省第一。高速崛起的背后,最突出的是石化產業為揭陽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強大支撐。今年上半年,揭陽綠色石化產業增加值161.3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5.7%。
揭陽市制造業當家“五大提升行動”帶來澎湃動力,從上半年經濟數據看發展后勁,綠色石化、海洋經濟兩大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崛起,多個重大項目的落地,為接下來的繼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揭陽市惠來縣的綠色石化、海洋經濟兩大產業集群,這兩大超級工程的加持,處處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惠來縣的“海洋經”,從靠海吃海的傳統漁港成為了世界級的石化基地。今年5月份,廣東省公布首批15個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揭陽市惠來縣位列其中,今年上半年,惠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2.22億元、同比增長19.5%,增速在揭陽市位列第一。而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里,該縣曾在揭陽經濟排名中長期靠后,如今依靠制造業當家,一躍成為全省縣域經濟排頭兵?! ?/p>
8月10日,惠來縣迎來了置縣500周年,這座粵東古邑沿海歷史文化淵源深厚,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錨定爭創全國經濟百強縣、當好“百千萬工程”典型縣的總目標,惠來縣立足“工業強縣”目標,正在打造新時期臨海特色產業戰略高地,培育壯大綠色石化、海工裝備兩大戰略性產業集群,這也正是挺起揭陽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產業“脊梁”。
惠來縣域經濟的崛起之路,與中國目前很多“頭部縣”的當代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的縣域經濟幾乎都是起步于工業化,借助大項目、大企業的帶動后發制人。但能夠成就“百強縣”“千億縣”,還靠后續根植于市場化,借助于數字化,完善于城鎮化,重在打造新的增長點,形成自己的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 目前在廣東,全省正以“頭號工程”力度扎實推進 “百千萬工程”,不斷開辟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加速融合,也讓惠來這個新型城鎮化試點縣更具研究價值。
惠來縣近兩年跑出來的“黑馬”之姿,得益于工業化進程的提速。目前正培育壯大的綠色石化、海工裝備兩大戰略性產業集群,支撐了當地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立足“工業強縣”目標,惠來縣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布局形成臨港產業園前詹主園區、化工新材料工業區、金砂工業區“一園多區”發展格局,圍繞產業鏈布局招商鏈,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p>
惠來縣制定出臺的《關于優化企業投資項目全流程服務的若干措施》,實現“3天發4證、拿地即開工”,為企業投資、項目快速落地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p>
綠色石化、海工裝備兩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坐鎮惠來,帶動了一大批產業項目紛至沓來: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達產,吉林石化ABS同步投產,巨正源、伊斯科、東粵化學等產業鏈龍頭項目加快建設,當前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正謀劃建立石化產業鏈長制,依托上游龍頭項目生產的聚乙烯、聚丙烯、ABS等原材料,引進材料改性和高端注塑產品生產項目落戶,打造“化工改性一體化+助劑、成型設備生產+精密注塑”產業鏈,構建以大南海石化工業區為上游、化工新材料工業區為下游的石化產業集群,綠色石化產業進一步延鏈、強鏈、補鏈。 海上風電已形成以國家電投項目為龍頭帶動,亨通、遠景、GE、明陽等風電裝備制造企業為鏈條,集開發、科研、總裝、制造、運維為一體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并網發電容量累計突破90萬千瓦,海上風電五大部件主機、塔筒、鋼管樁、葉片和海纜實現全要素全鏈條聚集,當前正謀劃建設海上風電裝備配件制造基地,啟動建設粵東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運維中心,延長上下游產業鏈,海工裝備產業集群不斷壯大。這正是揭陽市的產業布局,以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為“超級鏈主”,伊斯科、巨正源、東粵化學為“強鏈主”,揭陽市全面開展“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力爭實現基礎化工產品就地供應、隔墻轉化。依靠大項目的牽引,持續招引倉儲、物流、化工新材料、高端制造業等一大批重大項目集聚落地,形成“一超多強”上下游高度關聯、產業特色鮮明、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千億級產業集群初步成型?! ?/p>
在揭陽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要依托粵東重要制造業基地優勢,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把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做優做強,挺起揭陽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脊梁”。當中,惠來縣要聚力打造綠色石化、海工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坐落于惠來縣的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擁有海岸線6.58公里,距離國際航道僅有5至10海里,具備發展世界級臨港石化產業基地的優良條件。走進大南海石化工業區,這里塔橋林立、管道縱橫,各種管道和煉化設備組成了蔚為壯觀的“超級煉化航母”,這座“超級煉化航母”年煉油2000萬噸,年產芳烴260萬噸、乙烯120萬噸,是目前國內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世界級煉化項目,也是國內首個超重劣質原油加工基地,重點發展石油煉化、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 ?/p>
另一邊,在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海灘上,鮮紅的碼頭鋼橋與天藍海碧相得益彰。港口內,一艘貨輪拉響鳴笛,滿載著石油化工產品緩緩駛出內港,奔向南海。就在2023年9月底,伴隨著一聲船笛,滿載1.2萬噸汽油的“奧尼亞(EONIA)”號外籍船舶從揭陽港神泉港區緩緩出發,將“揭陽產”汽油駛向海外市場。這是中石油廣東石化公司生產的汽油首次出口國際市場?! ?/p>
在生產過程中,石油焦制氫裝置會產生大量POX灰渣,該灰渣屬于危險廢物,妥善處理必不可少。作為配套環保項目,廣東東粵環??萍加邢薰矩撠煹氖徒怪茪浠以C合利用項目,其危廢無害化階段是中石油項目環保合格的關鍵,關系著大南海石化工業區超千億的投資。項目生產以廣東石化石油焦制氫過程中產生的POX灰渣為原料,通過自主研發的高硫石油焦制氫灰渣綜合利用技術進行處理,產出蒸汽,并回收灰渣中的重金屬鎳和釩,生產出粗釩、粗氫氧化鎳等副產品。在完成減量和提純步驟后,剩余的一般固廢委托下游企業處理或者循環應用。以無害化為抓手,保護了環境。
惠來縣向著深海出發,依托豐富的海洋資源,正在推進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開發利用,進一步拓展海洋發展空間,推動海洋漁業由近海向深遠海轉型,一排排海上風機全速旋轉,源源不斷地輸出綠色電能。目前在惠來沿海,海上風電產業已成形成勢,粵東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運維中心和揭陽市首個獨立儲能電站在惠來落戶,亨通海纜、天順風能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全鏈條布局、全要素配置的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呼之欲出,為揭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積蓄動能。
按照廣東發展現代海洋牧場工作部署,惠來縣計劃在惠來海域設立4個現代海洋牧場養殖區,打造集生態、休閑、養殖于一體的海洋牧場產業園區,主要養殖鮑魚、牡蠣和海參。按照“一核一帶兩中心”的總體布局,規劃建設惠來漁港經濟區。其中,“一核”是指神泉現代漁業核心;“一帶”是指惠來沿海漁業發展帶;“兩中心”是指前詹深海養殖中心,靖海、資深海洋文化旅游休閑中心。通過總體規劃布局,集聚各類要素資源,實現平安漁港、綠色漁港、智慧漁港、產業漁港、人文漁港的協同發展。2022年,惠來縣鮑魚產業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3年,獲批“國家級鮑魚產業強鎮”,全縣鮑魚工廠化養殖場從最初的個位數增長至170多家,鮑魚苗產量占全國市場的三分之一,帶動附近就業1萬多人。
責任編輯:宋璟